新政的推行已经走上了正轨,杨轩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卫所制的弊端上面。
正如杨轩之前所想的那样,卫所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大明了。
因为土地兼并,很多军户的土地被上司兼并,只能沦为佃户。
他们不仅要接受上司的剥削,打仗的时候还要当炮灰,过得比佃户还要苦,不少地方军户逃亡,以求生计。
总的来说,卫所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军户世袭僵化。
军户世代为兵,地位低下,逃亡严重,导致兵员不足,名册上的人数和实际上的人数严重不符。
如边关等地方,将领还需要下面的人打仗,较为收敛。
内地的情况是最为严重的,他们承平日久,许多年没有打仗,军户受尽剥削。
其二、屯田制度崩坏。
军队将领侵占屯田,士卒沦为佃农,军屯收入无法支撑军需。
其三、军事训练废弛。
卫所士卒陈琦从事农作或杂役,缺乏实战训练,战斗力低下。
其四、指挥体系割裂。
五军都督府与兵部职权交叉,战时调度效率低下。
针对卫所制的弊端,杨轩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首先就是改革军户制度,这是势在必行的。
除却少部分地区外,大部分地区,要废除军户世袭制度。
将他们转为民籍。
同时推行募兵制,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还有,军中的老弱也需要裁撤,转为民籍。
精简军队,提升战斗力。
如今的大明不缺粮,不缺钱,不至于拿不出养兵的钱。
当然,钱粮不能通过将领的手发放,必须由朝廷派人发放。
避免将领吃空饷,喝兵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