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的钱户部连个影子都没有看见,去哪儿了还用说吗?
怪不得皇帝那么有钱呢,原来在这儿啊!
不少官员都已经有了危机感,其中以户部最甚。
若是让小皇帝继续这样下去,那么这全天下的土地都要变成皇庄了,户部跟谁收税去?
尤其是作为一个农业国,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农税是占大头的。
没了农税,国家财政必然要出问题。
什么?没钱可以跟皇帝借?
杨轩在的时候是定下了这么一条规矩,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
国库为公,内帑是皇帝私人的,负责宫中这几万人的吃喝拉撒。
但跟皇帝借钱,是要打借条的,完事儿了还要还。
对于不少官员来说,这简直就是在割他们的肉啊!
虽然,这钱也不是他们的。
在不少官员看来,皇帝的钱就是国家的钱。
毕竟,这个国家是你皇帝陛下的,我们做臣子的只不过是个打工的。
国家需要钱花,你这个皇帝不掏钱谁掏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让我们臣子自己想办法?
你皇帝的内帑中那么多的钱,就不能拿点出来吗?
所以,为了避免以后农税越来越少的情况发生,各部大臣商议过后,决定向小皇帝进谏。
停止购买土地,或者,把皇庄的收益大部分分给国库。
当然,现在快过年了,有什么想法年后再说。
现在,过年才是头等大事。
对于各部大臣聚在一起商议的事情,小皇帝结合东厂和锦衣卫送上来的情报,也大概能猜出来。
小皇帝也知道,过完年之后,这些人差不多就要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了。
他心中很生气,他提拔了那么多人,结果到头来,这些人却想跟自己作对。
良心简直被狗吃了!
真以为他不知道这些人的真正目的?
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罢了!
他不以高价收购灾民的土地,那么和官员有勾结的地主士绅就能将土地的价格压到最低进行兼并。
肥了官绅,苦了百姓。
于是,除夕的时候,小皇帝发了登基以来最小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