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船队靠近港口,众人也是感受到了船队带来的压迫感。
港口的海面,几乎都被船队给占完了。
朱棣和杨轩,也早就从了望塔上下来了。
在杨轩的陪同下,他走到了前方。
望着宝船上风吹雨打留下的痕迹,朱棣的心里,也是一阵唏嘘。
可以肯定,郑和他们这一路上,受了太多太多的苦了。
望着下船的郑和等人,朱棣压制着心中的激动,站在原处等着他们。
而郑和等人望着前方的朱棣,心情也是不言而喻。
尤其是朱棣,郑和这对主仆,看着彼此,心情更是复杂。
洪武十八年郑和入燕王府,历经风雨,与燕王府同生共死。
靖难之役他跟着朱棣鞍前马后,又立下诸多战功。
朱棣登基后,着手安排下西洋一事。
他选择郑和作为船队的负责人,大明的国使,率领船队下西洋,开拓航路,扬大明国威。
足见对其之信任。
而他与郑和之间,早就超脱了普通的主仆关系。
在郑和的心里,朱棣对他有知遇之恩,只要是朱棣想做的,他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
郑和领着船队的一众主要负责人,来到朱棣面前。
下拜道:
“臣郑和于永乐十年五月奉旨出使海外,经四年七个月又两日回归大明,现向陛下复旨!”
“平身吧!”朱棣开口。
“谢陛下!”
众人起身。
接着,朱棣来到众人面前,看着他们一个个充满沧桑的面庞,心中也是感触颇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拍了拍郑和的肩膀,又拍了拍其他人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朱棣的这番举动,让的那些面对海面上的狂风骤雨都没有屈服的汉子,红了眼眶。
见此,朱棣也是鼻尖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