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李剑垚是被撵走的。
除了不想管饭之外,还有一个比一个过分的条件,老头子最后发现就不能跟李剑垚和颜悦色的交谈太久,这个小子顺杆爬的能力太强。
即便这样,李剑垚也又混了一件外套,美其名曰首长亲自给戴的奖章不想再摘下来了。
又卷包会了家里的烟,大表哥再次表情不怎么好,搞的每次来都跟打劫似的。
回到家,李剑垚也顾不上弄口吃的,先是仔细的摸了一遍这么多的奖章。
收集是人类的本能,李剑垚没想到这会儿还能得个这些,除了这个是特等,其他都是一等。
看来是把社会贡献折算到一个渠道上了,之前的事情都跟部队有关系,倒也无可厚非,总之意思是功劳没忘,都有反馈。
除了奖章和证书,这次还有一个搪瓷缸子,特装本选集一套、工业券20张以及120块钱。
奖金李剑垚倒是没要,财政困难,不止李剑垚这份没领到,有的到现在还在分期付款。
首长说这些东西都小来小去的,怕李剑垚嫌弃,但李剑垚说就喜欢这些小来小去的,谁也别想占了自己的便宜。
主要是搪瓷缸子上面有字,就跟最可爱的人那样的,很有纪念意义。
另外还有个特殊的奖励,一等以及特等,活着的,可以终身列席家乡的县人大会议,这就属于隐藏条款了。
要是放到古代,算是着名的乡绅?
至于敲锣打鼓上门的事,李剑垚还是拒绝了,这好听是好听,到头来自己也不在家,还得折腾家里请客吃饭,家里的老头子老太太们岁数大了,不宜突然太兴奋。
次日上午,李剑垚准备放个懒,琢磨着是不是等周校长他们商量之后再去京大还是这会儿就过去。
动土的事情总是大事,校园就那么大,选哪处留哪处都是要仔细规划,不是随便一指就可以,再说凡动土,也有建造周期,材料也许好备,承建方却也不好说。
现在没有什么招标,都是官方工程队,人家叫建筑局,本来的捐建,工程利润这块校方也好、建筑局也罢或许都另有打算。
而在京大的新建建筑里,实验室可能必须由建筑局来施工,这里面涉及的不仅仅是建筑标准的问题,官方来做,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这样一来,也能顺势和建筑局方面搞搞关系。
如果是按李剑垚的设想,建造起始的时间最好在明年,逢复考和知青回城,以建筑公司为班底,招募些返城的知青、落榜的考生,总能解决些就业麻烦。
另一方面,也能给建筑公司在内地留下些班底,京大之后,基金会的钱也不会停止流动,这边完事,自然会有新的项目展开。
只是这个组织形式上,得等到政策允许之后才能注册施为,中间的这段时间里,保不齐得搞个挂靠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