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距离他们这边近一点,看着他对江时安挤眉弄眼的,季书音心里头就明白了
这人估计以为野猪很好抓呢,还想着以后靠这个发家致富。
殊不知,那东西都是可以不可求的。
看了几家,也都大差不差的。
这人选了差不多的一个院子,一年两块钱。
就在大道西边的第二户人家,他们的后排一点,也算是很近的。
马上就是秋收了,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折腾。
几个人帮着打扫打扫卫生,也就搬过来了。
等到了动工这一天,大家伙早早的都在队部门口集合了。
她还看到了很多新面孔,都是以前不上工的。
大姑娘、小媳妇儿,还有半大的孩子,全部都出动了。
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就让大家分开去干活了。
季书音四个人,加上杨乐瑜是要在一起的,他们被分了一块山坡地,掰玉米。
大队长思来想去的,又把周朝阳叫了过来,三男三女,也算是公平了。
接下来,就是领农具的环节。
柳树芽子生产队这边,种稻米的比较多。
因为是细粮,也算是这边的支柱产业,所以比较重视。
那些农具,都是让收稻米的小团队先去挑的。
山坡地也不少,但到底要逊色一些,也都是他们这种知青,或者是队里面的第二梯队生产力来做的。
像是青壮年劳动力,干的又快又好的,都要分配到稻田里面去。
他们几个也无所谓,重在参与就行了。
而且,这是他们第一年参与秋收,还多少有些新奇呢!
“还好你送了我这个帽子,谁能想到,这天还这么热啊!”
黄春静忍不住抱怨了一句,秋天其实好多了,就是中午太阳大。
“这还没干活呢,等会忙起来,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