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家大人府上出来后,
海岳又接连拜访了其他几位大人,将同样的话传达了一遍。
这些大人大多也认可了海岳的建议,
同意等纥骨部剿灭之后再推进接皇帝进京之事。
海岳不敢耽搁,立刻回到集市,这里依旧如往常那般热闹,
回到衙门,他吩咐吏员们将此事刊登在杂报上,以安定民心,
吏员们动作极快,不过半个时辰就已经将文书写了出来,
这得益于如今杂报中,尽是一些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学识渊博。。。
他们精心构思,将此事写得条理清晰、振奋人心。
稿件写好后,又经过反复校对,确保无误后,便立刻安排拓印。
当天下午,杂报便在京城大街小巷流传开来,
百姓们从集市中获得,而后争相传阅。
当看到杂报上刊登的“等纥骨部剿灭就可以接新皇帝进京主持大局,城中百姓不必惊慌”的消息时,原本惶恐不安的心顿时安定下来。
一位老汉拿着杂报,激动地说道:
“太好了,终于有盼头了,
只要陛下进京,京城就有主心骨了,咱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旁边一位年轻人也附和道:
“是啊,这段时间京城乱糟糟的,大家都提心吊胆,终于能安心些了。”
随着杂报的广泛传播,京城局势逐渐安稳下来。
原本蠢蠢欲动的一些势力,见百姓们情绪稳定,也不敢轻易有所动作,
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也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而在武安军营中,韩玉甲得知京城局势因杂报上的消息而安稳下来后,心中也稍感欣慰。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武彦哲的调查,反而更加谨慎。
他深知,只有彻底查清粮草之事,
才能确保武安军的后续,也才能更好地应对纥骨部。
副将前来汇报调查进展:
“将军,我们在京城周边发现了一些可疑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