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思彤惊讶。
“算吧,但也不完全是,八卦新闻是要有证据的,比如说照片啊视频什么的,我没有,就找那些已经爆出来的新闻,给他们写故事,就自己虚构一点点细节,只要蹭热度,人家就会愿意收,那之后慢慢锻炼出来。”
孟繁认真跟喻思彤说着写文章的技巧。
她那时候还觉得自己掌握了未来的娱乐圈新闻大势,想要大干一笔,结果最后还是落点在半真半假的新闻上。
其实她这情况,要是出去当个狗仔,也许能拍到实证,但她还得上学,狗仔是肯定当不了,那不如就写写虚构的小说。
“我还记得那时候你大伯母就给你一个月二十块的生活费,感觉天都要塌了,然后就开始写文章赚钱,”孟玉兰笑着说道,“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那时候你好可怜,那天我们国庆假期结束去学校,感觉你都有点精神恍惚。”
孟繁笑了笑,那时候她精神恍惚是因为一时间无法接受重生的事。
至于别的,其实要不是有返现系统,她可能会选择提前毕业去外面打工养活自己。
“是啊,想起那时候没钱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孟繁低头喝了口汤,顺下去之后再开口,“好在现在一切都好了,就这个故事让我赚了不少钱,让我不会再有缺钱的烦恼。”
喻思彤也喝着汤,左右看着两人,几次欲言又止。
孟繁察觉住她目光中的好奇,主动说了自己家的情况,也说了已经搬出来自己住的情况。
“怪不得,”喻思彤恍然,“你都不是嘉宁镇的人,居然自己一个人住在学校边上,也没听你说家里人,对了,我们开学那天,你也是自己一个人来报名的。”
“嗯,我在学校边上租了个房子,不出意外的话可能会一口气租三年,”孟繁微笑,“不过我国庆那会儿,是去玉兰家里度过的。”
“过年还来我家呗,”孟玉兰立即接话,“我跟我妈聊过这个事,你说你自己过年一个人在外面住多不好啊,到时候过年直接去我家过年,热闹一点,反正你现在寒假应该是不用去打工的吧?”
“你还要打工啊?不是能写文章赚钱?”
喻思彤问道。
“一开始赚的少嘛,就需要打工多赚点生活费,”孟繁随口胡扯,这理由说过很多遍,她说得很顺,“现在赚的多了,就不用打工了。”
学杂费和房租费,一年五千多,三年就是一万五,而她手头光是明面上的资金就到了这个金额,所以完全可以理直气壮不去打工。
喻思彤仔细想了想:“那我待会儿也去拿一整套《博群》,支持你赚钱。”
“这不用,”孟繁立即道,“《博群》杂志其实卖的不错,而且我的稿费在出刊之前就会寄给我,你买不买对我影响不大。”
主要是喻思彤的生活费也有限,不好让她支持。
“对,我之前在报刊亭还听人家说了,《博群》卖的很好,许多人冲着孟繁写的那个故事买呢,卖这么好,我还觉得人家稿费给少了,应该要再给多一点才对。”
孟玉兰认真道。
喻思彤没有再说要支持,点头附和:“你说得对,这故事写那么好,杂志社那边确实要再给孟繁加钱。”
孟繁微笑:“现在已经很多了,我很满足。”
虽然《博群》比《读懂》的千字少,但这本的字数多啊,她单靠字数,就撑起了稿费的金额,反正她心里是满意的。
千字八十,十几万字让她赚了一万多,哪里还有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