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刘启:农为国本,商岂能与之齐?】
秦念觉得这个问题是该刘启来问。
跟刘彻的功绩有关,所以他的后辈不会吱声;后世的皇帝隔了一层,会作壁上观。
刘邦在底层混过,清楚商业的重要性。
祖龙基本不发言,超级高冷。
唯有刘启,既是汉武帝的爹,又不懂真正的民间。
【秦念:管仲重视工商业,齐国称霸。纪氏只重视农业,被齐国亡国——以上是桑弘羊的观点。】
桑弘羊大惊失色。
他虽然是这么想的,但他没这么说过。
就算他说了,后世秦皇怎么能以他的言论去反驳先帝?!
【刘启:舍本逐末,亦是亡国之道。】
【秦念:有没有一种可能,本末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是可以共存的呢?】
在刘启看来,秦念此言过于轻佻。
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刘邦:如何权衡农商?】
刘邦非常认可秦皇所言的共存。
他虽然延续秦朝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减少关卡与税收,就是在促进商业。
但刘邦也清楚如果不对商多加抑制,则必然伤及国本之农。
【秦念:商过兴至抑农,就加强对商业的管控,提高对农业的扶持。】
【秦念:商过抑,就逐步放开管控,直至相对平衡。】
至于怎么算平衡?
秦念怎么知道,她就只是个理论派。
她就是想实际操作一波,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她也没机会实操。
【刘彻:权衡商农,就是经济学?】
刘彻觉得很有道理。
大农令之职就是劝课农桑与财政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