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朕取消了这一道旧例。
朕可不愿意效仿他们,养虎为患。”
铁镜太后脸色一白,急声道“素闻中原乃是礼仪之邦,贵国如此咄咄逼人,有失礼议之道。”
杨七并没有回击铁镜太后,而是看向了百官。
“你们也这么认为?”
百官中,有人含蓄的点头。
然而,当他们看到了杨七那似笑非笑的眼神以后,立马开始疯狂摇头。
杨七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对铁镜太后道“我中原确实是礼仪之邦,但是这跟朕逼你们又有什么关系。你们有什么资格,让朕跟你们讲礼仪?”
铁镜太后被怼的,差点吐出一口逆血。
她咬牙颤声道“难道陛下就不怕,在您的威逼下,我们辽国分崩离析,那些新诞生的头领,侵犯你们燕国吗?”
杨七笑了。
“这是朕今岁听过最好听的笑话。朕厉兵秣马,但求一战。”
最后一句话,杨七说的是掷地有声。
百官听了,都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
铁镜太后感受到了什么叫决心,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压力。
她已经辩无可辩,只能拉扯了一下儿子。
杨昏在铁镜太后提醒下,硬着头皮上前,颤声道“陛下,你这么做,会饿死很多人,包括我和我父王。”
杨昏稚嫩的声音,响彻乾元殿。
乾元殿上的百官,神色古怪的看看他,又看了看杨七。
杨昏打出的这一张亲情牌,毫无技术含量,甚至可以说很直白。
有关于他的身份底细,百官们早已一清二楚,就连后宫中的人沦陷在他的亲情下,百官也知晓的一清二楚。
然而,后宫却不能代表燕国。
能代表燕国的唯有杨七一人。
他的态度,将决定着百官们以后对待辽国的态度。
杨七瞥了杨昏一眼,淡然道“你是何人?”
杨昏一愣,百官们心里却一震。
铁镜太后拽着杨昏衣袖的手在颤抖。
杨昏的回答,对他们而言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