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七顺应民意而出,严查了此事。
然后就查到了此次科举的主考官、副主考,皆是南方人,他们虽然没有收受贿赂,可是却拥有私心,录取了南方读书人,一个北方读书人也没有取。
于是乎,杨七再次举起了屠刀,一口气杀了数百位官员。
此后在文官们请命下,换成了北方的官员担任主考。
然后,北榜也出现了。
北方的官员,录取了一片北方读书人,一个南方读书人也没有取中。
南方读书人不愿意了,也开始闹腾。
杨七再次举起了屠刀。
……
如此往复,什么南北榜、什么科场舞弊、什么泄题。
凡是能跟作弊挂上钩的,在科举场上就没停过。
杨七当然也没停止过杀人。
等到朝堂上为科举摇旗呐喊的文官们反应了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盟友已经屈指可数了。
他们就算再傻,也知道被杨七算计了。
毕竟,弊案发生一两次,就已经顶天了。
所有的弊案接连发作,那就有猫腻了。
乾元殿上。
历经了八次科举以后。
杨七看着朝堂上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为科举摇旗呐喊的文官们,满意的笑了。
现如今,儒家大势已去,以后燕国境内,就再也没有儒家,有的只有儒学。
不过,剩下的这小猫三两只,杨七也不打算放过。
“科举乃是为国论才大典,弊案频发,让朕很生气。贪官污吏朕要惩治,狠恨的惩治。但是这科举却不能停。国朝论才大典,乃是为朝廷遴选官员的必要途径。唯有不断的取士,取贤士,才能定国安邦。
诸位爱卿以为,谁当认下一届科举主考?”
在杨七虎目注视下,文官们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臣保举李大人,李大人乃是前朝太平兴国七年的榜眼……”
“陛下!臣不行,臣不行,臣有头疾,臣觉得王大人最合适,王大人乃是……”
“臣也不行,臣老母病重,臣要侍奉床前,臣推举张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