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国家真的要强的让四邻畏惧,靠的就是良将。”
纵观历史,杨七最欣赏的皇帝,就是朱棣。
这个抢了侄儿皇位的人,在登基以后,对文臣们的手段极其狠辣,但是对于武将总是留有几分情面。
就是这么一个动不动就杀文臣的皇帝,偏偏从没有缺过文臣用。
甚至文臣在他的压迫下,还出现了许多名臣。
而武将们在他的提携下,频频建功,打的四邻臣服。
所以,杨七觉得,朱棣的统文御武的手段,才是最合理的,最实用的。
曹琳在一旁听了杨七的话,若有所思。
她觉得有必要将杨七这个当皇帝的心得,分享给儿子。
当然了,即使杨七如此说,曹琳还是有些担忧,“陛下如此大肆杀文臣,就不怕底下的官员们反弹吗?须知,如今大燕国的治理,还要仰仗他们。
还有,臣妾刚刚可听了那些官员们出的主意,他们列出的那些个刑罚,一个个穷凶极恶的。
您真要是采纳了,民间恐怕会传出不少的非议。”
杨七挑眉,笑道:“谁说朕要用那些刑罚了?逼着他们出主意,只是吓唬吓唬他们而已。日常敲打他们一下,他们才会警醒。
至于大肆杀文臣,会引起官员们反弹这件事,你不必担心。
朕觉得他们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纵然有一些反弹的,人数也不会太多。
到时候合理的处置就行。”
眼见杨七一脸胸有成竹的模样,曹琳也不再多说。
“您心里有数就好。”
夫妻二人聊过了政务以后,携手回到了御书房。
杨七让曹琳盯着杨宗卫、狄青、穆桂英三个小家伙在书房内学习,他换上了一身便装,前往了监察司的监牢。
监察司的监牢是新建的,很干净,踏入到其中以后,能够嗅到木料和泥土的味道。
彭湃得知杨七要来,所以早早的守候在监牢门前。
“参见陛下……”
杨七摆手道:“不必多礼,审的如何?”
彭湃躬身道:“回陛下的话,王家父子拒不招认,扬言说属下抓错人了。他们吵嚷着要见陛下。空闲那个老和尚则借着重伤在身,进入到了大牢里以后,一直在装死……”
“什么都没审出来?”
杨七愕然问道。
彭湃摇头,“那倒没有,孔连杰那个软骨头,被属下一吓唬,什么都招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