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了赖以生存的田产、道观,不去化缘。
在杨七的重磅打压下,道家怕是要完。
然而。
佛家等了许久许久。
从四月一直等到了六月,也没有等到道家覆灭或者衰落的消息。
等到他们仔细去了解道家所作所为的时候,却发现。
在田间、在地头、在庙堂之上、在军伍之间、在茫茫红尘中,到处都有道音轻唱。
道家失去了田产、失去了道观,甚至不再以化缘为生。
他们确实失去了积攒了很多年的根基。
但是,他们却用这些表面上的根基,换了一个隐藏在世人们心中的根基。
孰轻孰重?
不言而喻。
眼看着连五岁的稚子顽童,嘴里都哼唱着莫名的道歌,光着屁股在乱跑的时候。
佛门慌了。
他们等着看笑话,没想到最后自己却变成了笑话。
经过他们几番查探,最终得知了,道家一切作为,皆出于杨七。
于是乎,佛家一众高僧们,汇聚到了燕京城中。
一时间,燕京城内,高僧遍地。
往日里大名鼎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高僧,一个个出现在燕京城的街头,游走在百姓们中间徘徊。
他们凭借着一脸慈悲相,打动了许多年迈的妇人,借此攀上了关系,向杨七抛出了一次又一次服软的暗示。
然而。
杨七却懒得搭理他们。
因为杨七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庄严肃穆的乾元殿内。
杨七身穿龙袍,面色冷峻的高坐于其上。
御街下,一位位的官员弓着腰在那儿站着,没有一个敢抬头的。
“你们一个个,很好啊。”
杨七夸赞道“有你们帮朕治理天下,朕很放心。你们不仅完成了朕交代的,还完成了朕没交代的。有这个觉悟,朕何愁江山不能永固?”
随手掀开了桌上的一道奏折,杨七吧嗒着嘴,“每次看到诸位的为政的功绩,朕都喜不自胜。”
“儒州长史李庆明,你的政绩很出色,在你的治理下,百姓们终于不用每天费心费力的去干力气活减肥了。儒州的百姓,每一个都纤入杨柳,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颇有姿态。
单从仪态上讲,你治下的百姓,算得上是咱们大燕国,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