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
册封诏书一出,百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异彩连连。
杨七如今只有二子,封了两位王爷,却并没有立储的意思。
这传出的信息可就大了。
杨七作为开国之君,不立储,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由兄传弟,长幼有序等等,都有可能。
也就是说,这皇位,只要是杨家男丁,似乎都有坐一坐的机会。
以后若是发生夺嫡一类的事情,变数可就大了。
杨七看穿了百官们的心思,却并没有说什么。
他这么做,与其说是让夺嫡增添了变数,不如说是为了保护他的儿子。
纵观历朝历代,在开国之初,就被立为太子的,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
他可不想他的儿子走上老路。
百官们在私底下揣摩,陈琳宣读圣旨的嘴却没有停下。
“诏曰……册封杨延平为唐王……册封杨延定为越王……册封杨延光为赵王……册封杨延德为夏王……册封杨延昭为淮王……”
五位王爷,这是定数。
百官们有这个心里准备。
仔细盘算一下后,会发现,对于杨家兄弟的册封,几乎跟他们惯例的地方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关系。
杨七的诸位嫂嫂,也得到了一定的册封。
册封完了杨家的人。
下面就是重头戏了,百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的竖着耳朵聆听,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能混到一个怎样的爵位。
“诏曰……封苏易简鲁国公……赐蟒袍玉带……”
为首的第一位,就是苏易简。
燕国第一位国公,就此诞生。
对于第一位册封苏易简,百官们并没有多少异议。
论资历,苏易简是第一位跟随杨七的人。
论功劳,苏易简扎根在南国,兢兢业业为杨七治理了一个偌大的南国。
他对杨七建立南国所贡献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是朝堂上其他人不可媲美的。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