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射下去,能够轻易的洞穿大宋禁军厚重的步人甲。
同时,弩枪上携带的巨力,会连同中枪的人一起推到后面,洞穿下一个禁军将士,并且撞倒一大片。
如果杨七在此处,看到辽军们驾御着床弩,在肆意的射杀大宋禁军将士,他一定会破口骂娘。
该死的文人,该死的曾公亮。
虽然曾公亮还没出生,但是他干过的事情,足以让杨七记住他。
蔡伦改进了纸,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这为天下读书人了极大的便利。
于是乎,那些尸位素餐的大宋文臣们,为了名留青史,开始学习上古先贤们著书立说。
这些文臣们在著书立说上特别讲究。
甚至可以说严谨到了稍有差错,就会浑身不舒服的地步。
有些人为了能得到一些隐秘的数据,甚至不惜滥用职权。
于是乎,一张名叫《清明上河图》的名画出现了。
画是一副好画,可惜了,就是因为太好,太真实。
大宋在汴京城里的布局,乃至于汴京城的防务等等,都泄露了。
旁人要打汴京城,根本不需要去派遣什么探子去费心费力的探查,只需要买一张《清明上河图》的赝品即可。
除了《清明上河图》之外,还有数之不尽的一些书籍,画作,在大张旗鼓的向外透露大宋的军事秘密。
有的书,把大宋在汴京城的兵力,以及部署,隶属的部门等等,描述的清清楚楚。
有的书,把大宋的一些先进的东西,技术,记载的齐齐全全,无一错漏。
更有甚者,会把大宋军备的工艺、造法、用法,从头到尾的书写清楚。
其中佼佼者,就是曾公亮。
他著有一本《武经总要》,里面洋洋洒洒的把大宋军备的所有的消息,都清晰的记录在上,这其中就包括火药。
而这本《武经总要》,在曾公亮著做出以后,只要肯花钱,几乎人人都能买到。
你说可笑不可笑?
一个个都是吃饱了闲得。
这要是搁在杨七手里,估计得统统拉出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