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四府的百姓感受不到什么,可是西北四府官场上的官员,却能清晰的感觉到西北四府的官场几乎是每日一变。
这一忙就是大半年。
一直从夏日里忙到了大过年。
中间杨七露过两次脸,一次是西北四府秋粮收割的时候,杨七带着府里的女眷们亲自下地收割隶属于杨家的田庄。
以前杨七对这种作秀不屑一顾。
可是真的作秀了一次过后,百姓们对杨七的评价上升了一个等级。
杨七无奈的发现,那些在后世被他认为很虚伪的作秀,真的很有用。
难怪能传承千年而不变。
除此之外,还有一次杨七露面,是折御卿亲自带着礼物上门拜访的时候。
折御卿是长辈,亲自上门拜访杨七一个小辈,杨七自然不敢托大。
舅甥二人天南海北的聊了一大堆,一句正事也没说。
但是,折家送给杨七的礼物却很丰厚。
五十万的战马,上百万的牛羊。
旁人不知道折家为何会给杨七如此重礼,但是杨七心里却很清楚。
很明显,折家派去南国和大理考察的人员把消息带回来给折御勋了。
折御勋从南国和大理两国建立的基础上,看到了折家在党项和西域立国的希望。
忙活了大半年,转眼就到了年节。
杨七带着妻儿,赶到了复兴府城,陪着老杨和佘赛花过了一个年。
临近正月十五的时候,杨七又赶回了大同府城。
之所以要赶到正月十五回到大同府城,那是因为有一件大事需要杨七主持。
创立了三年的大同书院,终于迎来了第一届毕业的学子。
这标志着,杨七自主创立的学院,终于开始为他输送人才了。
种了三年的树,终于开花结果了。
换作是任何一个人,都会高兴的发疯。
杨七再也不用为手下的人才不够用而担心了。
正月十五一大早。
杨七起了一个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