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七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是觉得,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不能因为我们的问题,就忽视了将士们的感受。
严苛的军法固然能够约束军卒,可是治标不治本。
一旦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出现大面积的叛逃。
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给他们一丝希望,让他们不至于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往更绝望的那一条路上走。”
老杨不满的皱起眉头。
折御勋苦笑道“你明着说是让我们过来商量的,其实你心里已经决定了,那你叫我们过来做什么?”
杨洪、穆羽不说话,看向了杨七。
很明显,折御勋的话也代表了四人的意思。
杨七迟疑了一下,说道“我招呼大家过来,就是希望你们能够给出建议。依照你们带兵的经验,多少年的兵役制度合适。”
“胡闹。”
老杨一拍桌子,站起身,果断离席。
其他三人皆是苦笑。
在这种场面上,敢掀杨七桌子,给杨七使脸色的,也唯有老杨。
老杨一走,杨七哭笑不得的看向了其他三人。
杨洪坚定的说道“我的答案从没有改变,二十年。”
杨七摇头,道“二十年不行,太长。”
穆羽沉吟道“如果你麾下的兵马人数能够翻倍的话。那么十年也可以。毕竟有足够的军队替换,即便是有什么差池,也不会有大的影响。”
杨七低头计算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正在这个时候,杜金娥从门外走了进来,咳嗽了一声,小声道“我只是负责帮忙传话的,杨伯伯说,如果你能保证麾下所有的校尉、都头、部头、伙头们服役年限超过二十年的话,可以尝试一下五年为限。
杨伯伯还说,替换的规模不能太大。最好能做到一年征一次兵。
就拿大同军来说,一年征兵的数量保持在一万。
每年替换掉大同军内的一万人。
这样就能保证,每一什麾下,有一个老兵,两个五年兵,两个四年兵,两个三年兵,两个两年兵,两个一年兵。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麾下兵马的战斗力不会大减,同样也能满足你的条件。”
杜金娥这话一出,杨洪三人眼前一亮。
折御勋惊奇道“以老带新,层层不绝,连绵不断。每一军的战斗力虽然不能保持在最强,但是也不会最弱……这个想法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