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七回礼,“南国易行。”
化名而已,只要杨七不暴露身份,用什么名字都是次要的。
两个人在互相施礼的同时也在打量着对方,韩正清给杨七的感觉,就像是在面对一个汴京城里读书人。
温文儒雅,颇具公子气质,即便是身世显赫,身上也看不到任何的傲气。
在韩正清眼里,杨七这个南国钱行的东家,也没有他幻想中的那一身铜臭,更不是大腹便便,反而是一个不卑不亢,身具傲骨的读书人。
至少,在韩正清遇到过的读书人里,能在他面前做到不卑不亢的人,很少有。
韩正清对杨七的第一感观不错,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易兄请。”
“韩兄请。”
互相寒暄了一下,杨七盘膝和韩正清相对而坐。
沈鹏和白衣女子伺候在一旁,随时等候传唤。
韩正清在烹茶,烹的还是清茶,而不是大宋士大夫们喜欢的茶汤。
一碗滚烫的清茶烹好了,韩正清递到了杨七面前,笑问道“易兄是商人?”
杨七端起了清茶,抿了一口,眉头一挑,略微有些错愕。
韩正清烹的茶叶,居然是南国的茶园里出产的一种名叫稻花香的茶叶。
这种茶树种植在距离稻田不远的地方,稻子长开了以后,迎风一吹,稻花纷纷洒落在了茶叶上。
在稻花的熏陶下,茶叶天然的染上了一丝稻花香,故而得名。
杨七是最喜欢这种稻花香的。
由于大宋出产的茶叶都是发酵的红茶,杨七喝不惯,所以曹琳经常给杨七备上一些稻花香在家里。
杨七没想到居然能在辽国,遇到一个和自己品味差不多的人。
杨七一边细细品茶,一边回答韩正清的问话,“算不得是商人,行商也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本质上,我依旧是一个读书人。”
韩正清似乎很满意杨七的答案,点点头,又问道“那么,易兄就以读书人的角度,帮我看看,我这房内收藏的画卷典籍,那一本最具价值。”
杨七愣了愣,摇头笑道“你这是在质疑我读书人的身份。”
韩正清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开口。
杨七应邀,巡视了一圈,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韩正清的收藏后,重新坐会了原位,笑道“韩兄还真是收藏大家,在你的收藏里,不乏孤本、名人字画。要论最有价值的,莫过于那一幅张旭的狂草。”
韩正清笑眯眯的说道“易兄此言差矣,张旭的狂草虽然难得,但是存世不少,以后未必没有超越他的人存在。
所以,韩某认为,韩某的收藏内,最具价值的,应该是嗣仙人的一诗、一词、一画。
嗣仙人可谓是天纵奇才,习文短短一年,就练就了满腹经纶,诗才更是冠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