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州国使节躬身道“贵国皇子所言,小使不敢妄下断言。只不过小使在前来大宋之前,我主曾经交代过,我麟州国愿世代为大宋藩属。有我麟州国在,就绝不会让党项人南下一步。”
麟州国使节这话说的铿锵有力。
赵光义眉头却皱的更深了。
二皇子似乎没看到赵光义紧皱的眉头,他听到了麟州国使节的话以后,朗声说道“你麟州国算上刚侵占的两州之地,才三州之地,党项却又十几州。你如何敢大言不惭的说你麟州国能挡党项人不敢南侵一步?”
“够了!”
赵光义不满的瞪了二皇子一眼,呵斥了一句。
册不册封麟州国,单纯的就这一件事而言,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
可以册封!
为什么会是册封呢?
因为麟州国的出现,对大宋而言,有益无害。
首先,麟州国橫在党项和大宋之间,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大宋的一道阻挡党项人的天然屏障。
有麟州国在,党项就没办法直接进攻大宋的领土。
大宋也就不用担忧党项人冲入到大宋境内作乱。
同时,赵光义以后在北伐辽国,也就不用担心党项人作乱了。
可以说麟州国的出现,能帮大宋去掉一个大患。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宋不需要担心麟州国壮大起来反噬大宋。
麟州国只是一个占据了三州之地的小国。
北面要抵御党项人,东面又要抵御辽人。
所以注定很难发展起来。
至于册封麟州国,会引起辽国的不满,赵光义一点儿也不担心。
辽国和大宋是对手。
还是那种生死大敌。
让生死大敌对你多一份的仇恨,根本没有多少的波澜。
因为即使没有这一份的仇恨,双方也会互相敌视,恨不得灭了对方。
赵光义之所以问策,问的可不是此举会不会得罪辽国或者党项。
他的意思是,麟州国值不值得扶持。
麟州国能不能在党项和辽国的夹击下活下来。
扶持一个傀儡容易,可是要是扶起来的人是阿斗,那就有点儿得不偿失了。
二皇子很明显的没摸清楚赵光义的脉搏。
他所表露出的软弱,也唯赵光义所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