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贵的劝说下,老杨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心中的困惑也就没那么深了。
当即,他板起脸,朗声道“派人密切的关注着丰州的动向,一旦找到战机,老夫就率领大同军进入丰州,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王贵果断的领命,退下去了。
今日在老杨帐篷里这件事要是传出去,恐怕很多人都会怀疑,老杨这么利害的一个人物,为何会没有副将王贵看的透彻?
其实这件事很容易解释。
老杨是一个当局者,王贵是一个旁观者。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件事最重要的关节是杨七。
老杨一直以一个封建家族大家长的眼光看待杨七。
在他眼里,杨七是孙猴子,他是如来佛。
任凭杨七有通天的本领,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当然了,这也不是老杨一个人有这种想法。
几乎封建家庭内,大部分的大家长,都有这种心态。
王贵不同,王贵虽然是老杨的副将,和杨家的关系不一样,可是他始终不姓杨。
所以,王贵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杨七。
从最初接触,到如今。
杨七给王贵的感觉,就是一天一个变化,而且每一次见面,杨七都会比以前更利害。
甚至,王贵觉得。
杨七这一只已经成为了斗战胜佛的猴子,老杨这个如来佛未必压得住。
而且,老杨手里,目前只有一支还没有成型的大同军。
而杨七,不仅拥有一支已经经过了磨练的复兴军,甚至还有折家这个天然的盟友在。
因此,以后的杨七,注定不是老杨能够压得住的。
从而,在这件事上,并不牵扯到个人的智慧。
只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不同而已。
老杨这边既然已经决定了随时参与到丰州的战事里,那就没有退缩的意思。
为了能够让大同军继续驻扎在外。
老杨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了代州府衙给寇准。
寇准拿到信以后,当即就想回信拒绝。
可是被陈江陵给拦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