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虽然很愤怒,但也清楚杀言官的后果。
他只能顺着赵普为他搭建的台阶而下。
“罢黜宋沆一切职务,发配沙门岛,终生不得还朝。其家眷,发配邕州。”
对于赵光义的判决,宋沆似乎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任由殿前侍卫们摘去他的乌纱帽,除掉他的官服。
“陛下,复立废太子,此举万万不可取。陛下乃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废太子已经被废除,在复立。如此反复,陛下以何取信天下人?”
宋沆如同一个刚直不阿的忠臣,表现出了至死不渝为大宋的气节。
即便是被殿前侍卫们驾出去了,他的声音,依然在大殿里回**。
有了宋沆这一只出头鸟过后,竟再无一人上书奏请册立太子的事情。
杨延嗣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这宋沆,八成是一个试金石。
是那些想争夺皇位的人,抛出来试探赵光义态度的试金石。
通过,今日赵光义在殿上的表现,那些想试探他的人,也多多少少揣摩出了他一些心思。
这才是今日宋沆奏请立太子的真实目的。
杨延嗣猜测,宋沆此人,明面上奏请立许王赵元僖为太子,看似在为许王张目,可他未必是许王的人。
这其中,说不定还有一石二鸟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这一切暂时都和杨延嗣无关。
此时此刻的杨延嗣,更像是一个看戏的人。
宋沆被押出去以后,大殿上再无人奏请立太子的事情。
沉默了良久,赵光义心头的火气消了不少,才开口道“继续议事……”
宋琪出列,奏道“启奏陛下,今岁,西北闹了旱灾,西北十八州,有九州灾情严重,百姓颗粒无收。现如今,有近六十万百姓,离开故土,纷纷涌向了汴京。
从西北之地,到汴京,近千里之遥,一路上饿殍遍地,易子而食。
我们必须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安置灾民。”
赵光义皱眉,问道“西北九州,具体受灾的百姓有多少?”
宋琪道“启奏陛下,受灾最重的,有近一百三十万人。受牵连的轻灾区域的人口,约有八十万人左右。”
赵光义手搭在龙案上,皱着眉头,沉声道“受灾居然如此严重……先调遣三百万担粮食,运送到西北去。先稳定西北的百姓,赶在明年春耕之前,必须妥善安置好所有百姓。
只要不耽误明年春耕,百姓们就能活下去。”
“这……”宋琪面色有些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