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某乡下。
这里是当初王程的父母以及大伯两家人来XJ的时候,随机选择的一处地方。
两家人当初在川蜀都几乎没饭吃了,干脆破釜沉舟,一起举家搬迁来到了西北边疆。
但是,两家人买了火车票抵达火焰山的时候,身上已经没钱买长途汽车票了。再加上他们对这边也不是太熟悉。
所以,王程的父亲和大伯就将他们的两只手表抵给了长途客车的司机,告诉司机,能把他们拉到哪儿就在哪儿下车。
然后……
长途汽车司机收了两只手表,将两家人拉到了南疆第一站,就让他们下车了。
王程的父母和和大伯两家人就在这里扎根下来。
刚开始两家人饭都没得吃,就帮本地的少数民族打土砖修房子,而这里的少数民族也没钱,给的报酬就是馕饼,而且是能当转头用,硬的能挡刀子的馕饼。
再后来……
两家人就去了本地的砖厂,碰到那时候每个乡镇都搞基建修房子,砖厂的销量还可以,过了几年比较安稳的日子。
但是也就那几年安稳了一下,几年之后,红砖的需求量就断崖式下跌,砖厂被卖给私人,私人经营了几年就倒闭了。
王程父母和大伯两家人在砖厂卖给私人之后就离开了砖厂,以国企下岗职工的身份离开的,又开始了几年的打工生涯。
主要是给别人打零工,或者是给种棉花的老板管理棉花勉强度日。
攒了两年钱,王程父母和大伯手上都有点钱,开始自己承包土地,自己当老板,但是会承担风险,如果亏钱赔了,可能几年都翻不了身。
还好……
这几年偶尔承包土地,基本上都能赚一些,比给别人打工强一点点,攒了点钱修了自己的房子,结束了几年的搬家颠沛生活。
王程记得,那年修了房子,家里的钱几乎花光了,冬天买煤炭过冬的钱都没有,只留了几百块过年,冬天烧火需要一家人去戈壁滩上挖草根,或者去树林里捡枯枝回来取暖。
王程从小就听父母说,不要当农民。
当初在老家,王程之前还有一个哥哥,但是一岁多的时候生病没钱看,病了半年多去世,又过了两年才有了王程。
所以,王程的父母可以说是吃够了生活的苦。
还好,王程从小学习就很好,给了父母很大的希望。
虽然,王程在高二开始上网,但是两人依旧对儿子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