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每天吃着从家里带来的黑馒头,中午就在学校的食堂里热一热,对他们来说,下饭菜根本就是奢侈品,有条件的家庭,会给孩子带点咸菜。
这里的老百姓窝在山里很少外出,大多数都是近亲结婚,所以,生下的孩子很多智力都有些问题,别说考大学了,几十年来,连个高中生都没有考上的。
蒋南老师还说,“这里连基础学科都成问题,更不用说三类课齐全了。”
好学宝宝窦豆忙问:“什么叫三类课?”
蒋南老师简单说道:“就是基础课、拓展课、研究型课。依照咱们上海教育部门的规定,这三类课开全,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全面发展。”
窦豆“哦”了声,在心里默默记下了三类课的名称,回家好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蒋南老师陪着窦豆他们把学校兜了一圈儿,问道:“你们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到学校里来?”
窦豆说,“只是感兴趣,没什么目的,蒋南老师请放心,我们不是记者,也不是来采访的。
我现在在丽江工作,我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帮着做点什么呢?”
蒋南老师想了想说:“你会做什么?如果有特长的话,倒是可以开开拓展课,教学生做点手工。
咱们现在很多孩子,学习学不好,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是个问题啊。
我祖母小时候在当地的农村上学,老师还教他们纳鞋底儿呢。至少,她将来嫁人了,可以胜任家务活吧。现在有些孩子,连纽扣都不会钉。”
他随手指着一个孩子,让窦豆和朱一平看。
那个孩子穿着一件脏兮兮宽大的上衣,一看就不是他自己的衣服,一排扣子掉了两颗,没掉的还扣错位置,就导致一边衣襟长,一边衣襟短。
窦豆有些酸楚楚的,说,“行!做手工没问题,我在大学就是学服装设计的,我可以教他们做针线活。”
蒋南老师说,“那样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个学校,那所学校比这个学校办学条件好些,校长思想也比较开通,距离丽江也不算远。”
窦豆感激地说:“那太好了,谢谢蒋南老师,如果遇到不懂的,我再向蒋南老师请教。
请你转告那所学校的校长,我去代课,完全是义务的,不问学校要一分钱工资,我就是想出一点力,但是,我因为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只能两个星期抽出一天的空过去。”
蒋南老师说:“那没问题,让他们排课时注意点就行了,难为你还愿意自愿去义务教学。其实学校里非常需要你们这些专业人士加盟。
在上海,我们学校就请了不少航空航天方面的专家,给学生作报告,指导学生做课题。
学生栽种的航天蔬菜、白菜呀、辣椒呀,都长的很好,吃起来口感也不错。
地域差别,没法比呀。
不出来不知道上海亲,不比较不知道上海好……”
蒋南老师这是想家了,窦豆也很有同感,出了上海,对上海才有归属感。
“上海的孩子太有福气了,都是近距离跟专家接触,接受专家指导。”蒋南老师感慨道。
……
窦豆和朱一平回到丽江以后,已经是晚上。
魏哥在丽江早已准备好了晚餐等他们。
餐桌上,窦豆居然见到了久未谋面的美妇人——贺正龙的前妻简西芬。
早就听说简西芬在魏哥的旁边开了家小店,自从到了丽江,一直没见到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