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伸出几个手指头晃了晃:“四大名石,各自都是一吨。”
“哇!”
曹婉婉很配合地感慨,洪绫倒是没忍住:“我听小杭说过呢,四大名石……应该很贵吧?”
“看好坏了,”郑春道:“这一车加起来还不到三万块。”
因为某个少年感兴趣,曹婉婉最近跟着了解了一些,闻言顿时摇头:“肯定没有好的。”
“是啊,好石头一块都不止三万,”郑春说了句,又道:“但好几千一吨买回来,其实也不差了,先玩着吧。”
郑春这么说着,还想起某个少年的交代。
其实,想要更好的,当然容易,直接从一些藏家那里买就是。然而,某个少年却不要别人过了手的。当下车厢内,都是从矿坑里买来的刚切好的原石。
交代司机找人把石头搬往自习室那边,二层小楼里有空屋子,郑春与几个姑娘就先去往西北角。
刚放学不久,自习室这边还没什么人。
大家来到二楼,走向北边那间几乎算是苏杭专用的办公室,郑春敲了敲门,得到回应,便推门进去。
洪绫几个姑娘见屋内在说正事,还有陌生人,就只是招呼了下,乖乖留在外面等待。
办公室内。
郑春关上门,一边朝屋内几人招呼。
除了苏杭,还有另外三人,一个是吕元松,另外两个,则是从北边怀庆市赶来的两位宏康制药的负责人,分别名叫赵正岩和张功效。
说起两人,郑春也不得不再次佩服某个少年。
拿下了制药厂,对于让谁来管理,一时间又成了问题,毕竟如果人没选好,接下来,大概率什么事情都别想做成。
对于这件事,苏杭一开始问了吕元松。
吕元松当初做药材生意,主要是买卖怀庆那边知名海内外的‘四大怀药’,因此与北边圈子有所交集。
遗憾的是,交集却不包括刚刚拿下的这家制药厂。
吕元松收购了药材,倒是更多卖给黄河南岸这边的一些相关企业,比如小城这边让苏杭铩羽而归的河元制药厂。
吕元松给不了意见,苏杭考虑过后,想到了另一招。
直接让制药厂的员工选人。
而且,没给任何私下可能的串通时间,收购协议签下的第二天,没有任何通气,直接召集全体员工,让大家给出适合管理制药厂的人选。
每人一个名字,写在纸上,当场提交。
而且强调,职工们挑出的人选,不仅关系到制药厂的未来,还关系到所有人的饭碗,因此,如果大家不能挑选出能力最强的,将来制药厂倒了,所有人一起倒霉。
最终,挑选出了两个。
正是办公室内的两位。
四十出头身材瘦削的赵正岩,之前是那家制药厂销售部的副主任,按照一些职工的说法,真正干事的一个人。如果不是赵正岩最近几年兢兢业业地到处跑业务,厂子早就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