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二十九买了车票,仅剩一块钱,路边的糖葫芦要一块五,她没能吃到。
没过多久,大伯母病逝,大伯自杀。
然后是二伯家,二伯家经济情况不宽裕,她的到来就像所有家庭战争的导火索。
丈夫的怨恨,妻子的不满,孩子的排斥,三个角组成她的生活环境。
二伯用调侃但其实认真的语气问东占多久还钱,特别是她月经来潮后,每个月的这笔开销成为二伯最在意的事情。
“所以还是儿子好。”
二伯每次都会这么说,然后低头用计算机算总价,他有一个本子,上面写满东占每天花费了多少。
贫困的具象化是在十四岁的夏天,十四岁和夏天两个关键词缺一不可,这是组成她整个记忆段的支柱。
那时暑假,二伯母说她的亲戚新开了面馆,东占可以去打下手,最主要能赚些钱。她告诉东占地址,在餐桌上放了十元车费与餐钱。
可是东占出门前没找到那十块,只有小小的、锈黄的五角硬币躺在桌上。
身后有笑声,是自己的表哥扒着门,对她展示那张十元纸币。
东占低着头,把硬币塞进兜里。
目的地距离二伯家有十六公里,公交要一块,她只能在炎热的八月徒步前往。东占没有手机,总是走错路,上午出发,到达时差不多下午四点了。
她面色通红地站在那家餐馆门口,短裤和短袖都被汗浸湿,黏在身上就像刚游完泳。
“你怎么才来啊?怎么偷懒玩水去了……算了算了,明天早点来吧。”
老板塞给她一瓶水,招招手让她回去。
东占本想说什么,但老板转身得快,没有理由或者时间听她说话。
她抬眼看餐馆里的人和他们的食物,汗水淌进眼睛,痛感产生的瞬间她转身往回走。
天色变暗,二伯家快到入睡时间,自然没有她的晚饭,更难以接受的是,她又迷路了。
她走到路灯经常坏的老旧小区,这里的巷子堆满垃圾和拾荒者的纸盒。
东占停住,看见那堆垃圾里有被咬一口的面包,它掉在地上,甚至有报纸垫着。人没办法忽视饥饿,她慢慢走过去蹲下,然后拿起来咬。
很难吃,在夏天已经变质。她便撕了最表面的那一层慢慢嚼。
“喂!不要翻垃圾,说过多少次了!”
楼上的灯突然亮起,是一个头发浓密的大婶探出脑袋,她声音浑厚,把东占吓得连忙往后跑。
可她没跑多远,闷头撞在一个人身上,正要道歉时,面前人正死死盯着她。
寂静黑暗中,拾荒男人没有说话,也没有让开身体,庞大的阴影笼罩着东占。
明明他干瘦又弱势,白天没人认为他有威胁,但就在此时此刻,东占却感受到无尽的、刻进骨髓的恐惧。
在男人要伸手抓住自己前,东占猛然转头跑,慌张间跑进原先的巷子。
巷子被垃圾堵满,她的喘息就像坏主意的警灯,在黑暗中她找到一个能罩住自己的纸箱,身体蜷缩着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