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方在自己最信任的日常中死亡,这就是她杀中每个凶手杀人流程的核心,让死亡渗透进日常,像她们受害时一样,无从防御。」
“情绪波动。”
“第三个案子一定是凶手遭遇了情绪波动,认知上有了新的转折。”
沈一逸声音冷冰冰,“虽然这三起作案方式差异巨大,但它们之间并非完全杂乱无章,是功能性的变形。但动机都是一样的。”
和秦落想的一样。
沈一逸无比确认,“凶手有着执着的信仰。”
第一案凶手谨慎试探,不惜增加涉案嫌疑人来测试药物,而意外收获结果,凶手虽然不满意这种死亡方式,但对凶手来说一定是愉悦的。
因此第二案,凶手才大胆的选择直播的方式,让受害人明晃晃地死于网络中心,变成全国焦点。
而第三案,焦点因为刘佳的推动彻底上升了现象级的纬度,凶手正处于波动期,顺势而为。
如果是毒杀是低声量控制型,死的悄无声息,毫无破绽,凶手会沉溺在「造死如神」的行为里。
那割喉代表的是掌控失败,赤裸裸地表达「终结」与「不满」,这是一种宣泄。
尤其王溪指认出的血迹,沈一逸可以判断出那是被泼上去的假血。
明明割喉不会导致大面积喷血,凶手却故意制造出宏大场面,让现场变得壮观、绮丽。
因为在凶手视角里,这一案不是「流程」的一部分。
而是一次惩罚式的例外。
“我们为什么会侧写出女性。”
沈一逸垂头,她用力捏着手机,“因为受害者非随机性,女人总比男人冷静,会计划,会利他,是不得已的反抗。”
朴峥也意识过来,“我们或许走错了方向。受害者并不是某某人,而是某种代表,代表着凶手想审判、或者重演的某类人。”
沈一逸点头,“我们不该问凶手是谁。”
而是该问:
商毅、齐英俊、欣伍正、刘佳对凶手来说,到底代表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