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
“不要笑。”
旁边俩人收了笑意,然后对视一眼,再次没绷住笑了起来。
荀彧两眼空空,木着脸等两个人笑完。
世家大族可能不会像他刚才说的那样落魄,但是受到的冲击肯定不会小。
就像两户人家,一户富庶一户贫穷,这时候忽然有人过来赚取富户的钱财来接济穷人,就算手段正当,富户能受得了贫穷的邻居逐渐和他平起平坐吗?大概率接受不了。
现在就是这样,世家和寒门对立了数百年,肯定不会放手让寒门能肆无忌惮的往上爬。
临淄的书院今年刚开始招收学生,授课的几位大儒年纪也都不小了,只要解决掉书院后面的荀明光,就算他们不动书院,等几位大儒百年之后书院也会名存实亡。
稷下学宫都能随齐国的灭亡而消亡,临淄这才哪儿到哪儿?
何况那小子干的不只这一件戳世家心窝子的事,之后下的那条均田令更是明摆着要和世家过不去。
更过分的是,那均田令推行之前完全没和他们商量,他还是在青州开始给流民分田之后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就是那小子不在跟前,不然他非得……
唉。
在跟前又能怎样,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还能拦着不成?
问题在于傻小子太过大胆,得罪人之前还不和家里打招呼。
连家里都不通知,想必是已经考虑过被群起而攻之的后果。
怎么着?真到那个时候家里还能帮着外人不帮他?
荀彧已经在信上叮嘱过很多次让那臭小子三思而后行,非要得罪人的话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年纪轻轻的千万别因为粗疏大意折在外面。
看他们的通信内容也知道,臭小子只会“知道知道”“在注意了在注意了”“一定不会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信上说的多诚恳,平时就有多不把自己的性命当回事儿。
偏偏兄长那里对此不管不问,好像笃信那小子有金刚不坏之身世上无人能伤得到他一样,劝来劝去最后忧心的依旧只有他自己。
幽州需要派人过去,青州也不能不管不问,不然他早晚要吓出问题来。
在荀彧面无表情的注视下,郭嘉和戏焕终于止住笑声,“天底下那么多世家,一个个的都心比天高,他们或许会觉得寒门子弟能对他们造成威胁,但绝不会沦落到无处容身的地步。”
不要太高估世家大族的良心,也不要太低估世家大族的能力。
连皇帝几次三番的禁锢都没能让世家大族伤筋动骨,可见他们有的是手段应对危机。
大汉气数已尽,朝堂腐朽不堪,他们小将军想改变这天下,何错之有?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世家的天下。不管是提拔寒门庶族还是均田分地,对咱们小将军而言都没有坏处。”
戏焕屈起指节敲了两下,温声道,“当然,对荀氏有没有坏处就不好说了。”
官府的运行需要钱财,钱财来自税收,朝廷管辖下的百姓每年都要缴纳田租、口赋、算赋以及服徭役,如此才能保证官府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