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胸有城府牛
*
荀青州在很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搞个上山下乡让那些某些人亲身感受一下耕种的快乐。
但是再看看紧张劳作的田间,又感觉分不出精力去额外找事儿。
本来春耕时间就紧,再腾出手就教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肯定耽误正事儿。而且官署里的官员虽然大部分都不会种地但也不会和祢衡那样到处乱喷,人家从早到晚也在为政务忙碌。
书院里的学生在正农忙时会安排劳动课,官署里的官吏还真没那个条件。
他刚到青州不到半年,恢复民生没那么快,调整之后的教育制度也需要时间让底下的学官适应。
地方官署不能只依靠主动前来投效的士人,基层需要的官吏很多,主要还是得有成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现有的察举制不好用,科举选才、他喵的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场科举还在筹划之中,最快最快也要三月份才能开考。
笔试、阅卷、面试、分配任命、试用期……
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又得半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他懂,可这热豆腐也太难吃到嘴里了,很难让人不着急。
都怪祢衡,要是没有祢衡挑事儿,他还能继续心平气和的按照节奏走,而不是现在这样恨不得直接把时间线拉到三年后,还是所有事情都进行的极其顺利的三年后。
现在祢衡在他眼皮子底下说三道四惹得他控制不住胡思乱想,如果三年后没能和他计划中那样事事顺利就都怪那个杠精。
全责!喷子全责!
荀小将军安排好田里的事情怒气冲冲回城,生气的时候要找点其他事情转移注意,万一控制不住迁怒到无辜农人身上回头内疚的还是他。
全责!祢衡全责!
聚在草棚周围的管事们摇头叹气,同样是年轻人,他们小将军已经是肩扛一州的男子汉,某些人却还是只会瞎嚷嚷添乱的混小子。
世家子弟,啧,也不过如此。
他们这些庄稼人不像城里的贵人那样举手投足都高高在上,但是他们好歹有眼睛能分得出谁好谁坏。
听说那孔融在北海国当官的时候就喜欢这种爱出风头的人,真要让他去见孔融没准儿俩人还真能看对眼。
得亏没让他当官,不然遭殃的还是百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消息的传播速度是飞快的,短短一下午时间,草棚里的事情便以城外公田为圆心传遍临淄城并继续往更远的地方传去。
别怪他们没提醒,小将军白天被傻不愣登的二愣子冒犯到心情不好,最近千万别犯到他跟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