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晔:……
想骂人!
这是什么见鬼的运气,出个门竟然能碰上三国贴脸开大第一人祢衡,还是嘲讽能力拉满脑子却被忽悠瘸了的祢衡。
混蛋小子睁开眼睛看看,看看徐州百姓的生活环境再说话,他这个州牧哪儿不行?
——崽种!直视老子的眼睛!
荀小将军怒发冲冠,“祢衡”这个名字瞬间把他刚散去的火气又聚了起来,甚至烧的比刚才更旺,“实话实说?好,本将军就站在这里听你说,看看到底是实话还是某人没脑子被谣言蒙蔽于是随大流人云亦云。”
祢衡冷笑一声,他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随大流,“自从州牧大人来到青州,青州各地人心惶惶,官署上下惴惴不安,不知多少能人奇才为求自保远走他乡,州牧大人难道不知他们为何弃官逃奔他处?”
荀晔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位传说中性情刚傲但身负奇才所以曹操和刘表气到吐血也舍不得杀的三国第一喷子,大概是少年期的喷子还没修炼到几年后那种一针见血的程度,总之就是有点失望。
平等的瞧不起这世上的所有人是吧?没关系,他现在也瞧不起这位没修炼到家的杠精。
“传闻平原祢衡少有才辩,虽言行轻人,却也情有可原。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
荀小将军面无表情,“来人,送祢处士离开,免得留在这里碍事。”
如果站在百姓的立场上骂他也就算了,他还能从骂声中查漏补缺,站在弃官而逃的官吏的立场上骂他不干人事……
他还说那些人在他到任之前就逃之夭夭是心虚呢!
立场不同没什么好说的,杠精去别的地方杠去,他没空和不讲道理的大喷子争高低。
祢衡:???
祢衡听到眼前人说他“有才辩”什么的时候愣了一下,他年纪尚轻名声不显,出了平原国就没几个人认识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州牧大人竟然听说过他的名字。
但是后面的话就不像前面那么顺耳了,“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正常情况下这话都是他说别人,头一次有人这么说他。
祢衡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他平时傲慢惯了,从来只有他点评别人没有别人说他的份儿,也可能是他无甚名气还没到别人评价他的时候,总之就是“不过如此”这几个字绝对不能放到他身上,“州牧大人莫非是恼羞成怒……”
“本将军看你才是恼羞成怒!”
荀晔啧了一声,直接大力出奇迹将人拽到田边用事实说话,“你满口青州各地人心惶惶官署上下惴惴不安,我问你,青州各郡国有多久没能正常春耕?不说整个青州,就说你口中那位弃官投奔别处的孔融,北海国的百姓在他的治理下过的是什么日子你清楚吗?”
木屐不适合快步走,祢衡的个头儿也比不过荀小将军,反应不及直接被拽的踉踉跄跄。
身体受制于人,不耽误他嘴上继续咋咋呼呼,“孔北海到任后召集百姓聚兵讲武,亲写书札和青州各郡共同谋划讨贼之事,还设立学校推举贤才,天下皆知孔北海之名。”
“天下皆知孔北海之名,都知道北海国在他的治理下奸民污吏横行霸道正常百姓无处谋生?好到斗米十千饿殍遍野?好到百姓宁肯落草为寇也不愿找官署求助?好到整个青州在他的筹谋之下都宁随黄天赴死不向苍天求生?”
荀晔抱着手臂反问,问完之后也不想听祢衡反驳,反正听了也没什么意义,“小小年纪不学好听风就是雨,纯粹是吃太饱了不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既然祢处士为孔北海打抱不平,不如留下来和北海籍贯的百姓共同劳作几日,看看到底是现在好还是之前好。”
孩子不听话,多半是打的少。
还好这家伙不是他家孩子,真要是他家的孩子他能把人挑在枪尖上教训。
祢衡,平原祢氏。很好,他记住了。
荀小将军越说越气,直接召来亲兵把人弄走,“此人对本将军无礼,送去徐和将军那里劳改半个月。”
张饶、徐和那支黄巾军早先因为孔融名声大试图投降,结果不光没投降成功还额外带走了好几万的北海百姓。
既然祢衡觉得孔融治理的北海好的不得了,那就让真正经历过孔北海理政的百姓给他讲讲当时的北海国到底是什么鬼样子。
有才就能胡说八道了吗?我爹我叔我伯我全家都有才我说什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