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无限神往之际,忽然狐疑的问:“可这篇《蜀道难》里还有一句: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说的应该是李白看到了一处极其壮观的瀑布!极其震惊。”
“但我们到现在为止,看到的只有小溪,根本就没有什么瀑布呀?”
葛维汉解释道:“可能是我们走的路跟李白的不一样,所以没有见到那种特别壮观的瀑布。不过我记得一位同样喜欢探险的朋友说过,他曾登上庐山,却并没有见过李白诗里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只有一处很小很小的瀑布,很是失望。”
“唐朝诗人似乎都喜欢用夸张的手法,去描写山水。”
我点点头,表示葛维汉的话在理。
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们后来居然真的在瓦屋山见到了那道惊天动地的瀑布,而是还是遥遥几千尺!
让我不禁怀疑‘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不是也是写的瓦屋山瀑布?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因为李白这幅真迹太过珍贵,老姜一直想将它带回麒麟,毕竟它的价值不逊色于任何一件国家宝藏,甚至还会在考古界引发大地震!
但我和葛维汉却齐齐提出了反对。
连银铃儿都表示:万万不可。
老姜错愕了一下,也就理解了我们的心思,确实,如果这幅《蜀道难》流入社会,恐怕会引来无数探险家和盗墓贼打上瓦屋山的主意。
这座美丽的圣山,恐怕从此以后就真的永无宁日了……
不知会染上多少鲜血和罪恶,那样的话,我们在场的每一个都是罪人!
于是老姜只能苦笑着将书画挂回了原处,眼神中满是恋恋不舍。为了缓解这尴尬的氛围,我又将话题引向了最开始的发现。
为什么我们进来都这么久了,还是一个人影都没看见?
老姜命令我们将整个大房子都搜索一遍,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我发现大房子里还有一个生火做饭的地方,以及睡觉的卧室,只是里面也是一切如常,吃饭用的竹筒筷子都在,也没有任何打斗过的痕迹。
但他们人去哪儿了?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进到屋子里面,我心中那种毛毛的感觉就越发强烈了。
老姜也有这种感觉,他问我:“李惊岚,你有没有感觉,这里的一切都太干净了……”
老姜的话点醒了我,我终于意识到是哪里不对劲了,这里太干净了,干净得甚至有些过分!
按理说,这里的每一个守山人都驯养着一头麋鹿。
他们每天回来脚上也应该带着泥土,累的时候来不及收拾就睡了。
可屋子里一根鹿毛都没有,也没有脚印痕迹。
银铃儿一撅小嘴:“这有什么奇怪的,谁在屋子里喂鹿啊,肯定是在外面喂。”
“你还随身带着一竹篓虫子呢。”眼见银铃儿又要开口,我赶紧一口气得解释道:“就算没有毛,那头发呢?人可是有头发的,无论男女老少每天都会适当性得掉几根头发,这是跟人体的新陈代谢息息相关。”
这下银铃儿没话说了,老姜皱着眉头补充道:“这里明显被高手清理过,而且在清理之后,就没有人再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