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重点是他们的头目,为什么要将《蜀道难》挂在最显眼的地方?”
我不解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了起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岷江有鸟道,可以横绝瓦屋巅。
地崩山摧蜀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突然间,老姜不满的开口:“李惊岚,你是念错了吗?什么叫‘西当岷江有鸟道,可以横绝瓦屋巅。’。”
老姜误以为我是读错了字,因为《蜀道难》中正确的段落应该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然而当他过来细细检查后,瞳孔却陡然间缩小了几分!
“怎么会这样?”
在这幅书法中,的确将‘太白’改成了‘岷江’,‘峨眉’改成了‘瓦屋’,‘壮士’也改成了‘蜀士’。
就好像是古蜀国的战士们,付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开凿出了这条惊天地泣鬼神的蜀道。
跨越岷江,直达瓦屋山的巅峰!
我只看到老姜的表情越来越怪,额头上的汗珠也越来越多,他摘下了卷轴,用一种极其高明的手法五指翻飞,快速的检查着这幅字的年代。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唐朝!
而卷轴最后的落款,更是令我们大吃一惊,那是‘李白’的名字,还有一方红色的私章。
硕大清晰的李白两个大字俨然是在提醒我们,这不是别人篡改的,而是李白留下的真迹。
可为什么这里的《蜀道难》跟我们所知道的《蜀道难》不一样呢?
到底是这幅字欺骗了我们?
还是历史欺骗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