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丽看着李安离开的背影,眼睛里出现了痴迷之色。
李安离开轧钢厂,骑着自行车,一路慢慢悠悠的向着什刹海骑去。
到了离什刹海不远处。
李安观察了一番,见四下无人,意念一动,一套渔具出现在了后车座上。
李安这才推着自行车,继续向着什刹海走去。
现在什刹海的水边周围,到处都是没事可做,钓鱼给家里增加营养的老头。
李安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处相对僻静的地方。
停好自行车,放下小马扎,不慌不忙收拾着渔具。准备钓鱼。
这是李安想到,唯一能做出合理解释大量肉食的来源。
其他东西就只能拿出极少的数目了。
要不然,找不出合理的出处。
李安钓鱼只是做做样子,他也不懂的钓鱼。
不会钓鱼没关系,李安有更好弄到鱼的办法。
半个多小时之后,李安意念一动。
周围百米之内,一斤半以上的鱼,就悄无声息的进入了李安的储存空间。
李安查看了一下,足有五六百斤的鱼,在储存空间静止着。
之后李安又连续换了十几处地方。
足足弄到了七八千斤鱼才停手。
加上两年前那次李安弄到的鱼,还剩下几千斤。
和这次弄到的加在一起,足有一万多斤。
李安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
装了五六十条四五斤的大鱼,将二百多斤鱼放到了后车座上。
骑着自行车,向着轧钢厂骑去。
到了轧钢厂,李安把鱼交到了小食堂库房。
李怀德正好在小食堂视察。
看着李安弄了这么多的大鱼,高兴的问道:“小李,你在哪儿搞到了这么多大鱼啊?”
“采购是没地方采购的。
我钓鱼的技术还算过得去。
这不是没别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