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李世民痛定思痛、励精图治,
下定决心要加强国力,一雪前耻。
为了训练出精锐士兵,他甚至亲自在东宫显德殿前教授诸卫士卒射箭,训练精锐。
直至贞观三年八月,突厥突遭天灾人祸,国力大衰。
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书陈突厥可取之状,
唐太宗李世民同意了张公瑾的提议,
下令出兵讨伐突厥,
一雪国耻!”
“大战将至,
战功卓着,谋略过人的李靖,
自然成了大军主帅的不二人选。
唐太宗下令,
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以张公瑾为副手,统领中路主力军队。
并州都督李积被任命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丘行恭作为其副手,率领左路军。
此外,还有左武卫大将军柴绍、李道宗、卫孝杰、薛万彻等将领,
共率领六路大军,合计十余万人,
皆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次年的四月,唐军抵达马邑。
李靖派出的探子刺探到情报,
得知突厥的颉利可汗正在定襄屯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其军队士气低落,内部更是矛盾重重。
李靖当机立断,决定对定襄发起突袭。
打仗,其实打得就是情报。
所以李靖每次出兵前,都会先派出探哨收集敌情,
确保能够在充分了解敌情的基础上,
找到敌军的弱点,制定破敌计策,
再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决定发起突袭的李靖,
亲率三千精锐骑兵,
旦夕之间便抵达了定襄以南的恶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