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心里当时就在腹诽:‘你崔浩也不能每次都料事如神吧?’
于是,他再次置崔浩的忠告于不顾,
任命奚斤为统帅,
领兵渡过黄河,
直取刘宋!”
“崔浩见拓跋嗣心意已决,出兵已成必然。
于是他转换思路,开始全力为拓跋嗣筹谋划策。
他认为,
宋军在河南各地的驻军虽少,但却极擅守城之术。
而魏军以骑兵为主,攻坚能力并非其强项。
若魏军久攻不下,不仅会损耗士气,
更可能会面临宋军援兵的突然袭击,
以锐击怠之下,恐怕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因此,崔浩提出了一个新的方略:
他觉得魏军应该应绕过这些城池,迅速推进,
以骑兵之快速行动,
直接抵达淮河一线,
并沿途收割占领区的粮草。
如此一来,那些留在后方的零散城池,虽仍属宋军,
但兵力不多且与江南主力隔绝,
宋军必然选择东撤至青州。
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抵达淮河的魏军能否成功抵御宋军的援军。
如若失败,魏军势必将被刘宋的援兵与河南留守的宋军两面夹击,大败而归。
但崔浩对此颇有信心,
这源于他对刘裕经营关中失败,和去世后对魏宋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的评估。
他相信,魏军完全有能力阻击援军,实现南北的隔绝。”
“然而异族人天生对汉人有种不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