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挺身而出,穿上战甲去扞卫家国?
岳飞面临着异常艰难的抉择。
岳母姚氏看穿了儿子的心思。
面对时局,
她深明大义,
主动要求岳飞‘从戎报国’,
还在岳飞的后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
让岳飞铭记在心。
岳飞忍痛别过亲人,
第三次投身军营,投身于刘浩麾下。”
“靖康元年(1126年)冬,
康王赵构亲临相州,于十二月初一设立河北兵马大元帅府。
正是此间,
岳飞随刘浩的部队,被归入了大元帅府的管辖之下。
刘浩担任元帅府前军统制,
赵构则委派他率兵南赴濬州和滑州,作为支援开封的疑兵。
而赵构本人则亲率元帅府的主力部队,北上大名府。
在此期间,
岳飞遵刘浩军令,
率领三百人骑兵小队,前往李固渡执行侦察任务。
岳飞及其小队于侍御林与金兵不期而遇。
岳飞没有慌乱,
一马当先冲杀过去,轻取敌将首级。
宋军骑兵随后掩杀,金兵大败逃窜。
之后在滑州南部的一场遭遇战中,
岳飞奋勇当先,又以百骑杀败金军。
岳飞的勇猛,
让他在军中开始崭露头角。
但宋军的整体实力,差了金兵实在太多。
经过来回多次的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