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甚至会出现取己方伤兵或百姓首级,冒充倭首,冒功领赏的现象。
尽管有所惩治,但滥杀无辜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军队中存在着严重的骄惰和怯懦现象。
士兵们害怕与凶猛的倭寇近身作战,战斗力不强。
例如在攻打岑港的战斗中,
这支军队就是攻不上去,戚继光也因此受到了革职的处分。
实战证明,
兵员的素质,对部队战斗力的强弱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于是戚继光渴望重新招募,并训练一批勇敢、剽悍、忠诚的士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之前,义乌发生了一场为争夺八宝山之矿的大规模械斗。
械斗的一方是义乌的农民和矿徒。
另一方则是永康和处州的矿徒、农民和小手工业者,
双方均有几千人参加,
械斗激烈,死伤惨重。
而戚继光十分欣赏义乌人那种同仇敌忾、剽悍勇敢的精神,
他想,要是把这种精神引到抗倭作战上来,
那么必定可以组成一支劲旅!”
“有了想法,
戚继光便于嘉靖三十八年八月,再次上书《练乌伤兵议》。
他请求解散自己的旧部,重新招募并训练新兵。
由于戚继光之前训练绍兴兵已有成效,
所以胡宗宪这次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请求。
九月,戚继光在义乌县令赵大河的鼎力相助下,亲赴义乌招募新兵。
经过层层筛选,
他成功招募了,包括民间领袖陈大成、矿工首领王如龙等精英在内的四千余名矿工和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