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
节度使逐渐获得了行政和财政权力,
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
“在安禄山造反之前,
皇太子和宰相,其实都已察觉到安禄山有造反的苗头。
杨国忠(算是干了一件人事)多次上疏揭示安禄山的野心,
这使得唐玄宗李隆基,也终于开始感到不安。
为了试探安禄山的真实意图,
杨国忠向李隆基建议召其进京,认为如果他有意造反,就会因心虚而不敢前来;
反之,如果他心怀坦荡,就一定会应邀前来。
李隆基采纳了这个建议,下旨召见安禄山。
不久,安禄山竟然真的如期进京,
这让李隆基心中的大石落地,
他庆幸自己没有错怪安禄山,于是在华清宫设宴款待。”
“酒酣耳热之际,安禄山突然在唐玄宗面前放声大哭。
一边哭,他还一边抱怨自己作为蕃人,受到了歧视。
虽然他没有什么学识,
但唐玄宗并不嫌弃,还不断地提拔他,
可杨国忠等人却对他无端仇恨,
于是请求唐玄宗为他主持公道。
这一番动人的哭诉,
让唐玄宗对安禄山产生了更深的同情和信任,
甚至最后还授予他左仆射的高位。”
这时候,就连狄仁杰都忍不住诧异道,
“这安禄山竟然还真的敢去京城?看来是我小瞧了他啊。”
武则天沉吟片刻后,说道:“安禄山奸雄之资,看来安史之乱,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