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如今的熙河路,上上下下,都是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辖区的一切人等。
而王大斧,如今已是熙州南关堡兵马副都监兼狄道巡检使。
自然的,他的日常任务中,就包括了‘防细作’、‘惩懒汉’、‘促婚姻’这三大项。
每次到州衙,觐见上官。
游知州和包通判,都会对他再三强调和戒训,这三件事情必须严抓、狠抓。
因为,这三件事情,是关乎天下兴旺,社稷兴衰以及熙河诸州的风气的大事。
自去年的战争结束后,王大斧每十天就要去熙州州衙觐见一次上官,并到州学中学习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几个闲汉,被王大斧的眼神,盯的有些发毛,一个个都是畏畏缩缩,怯怯懦懦。
王大斧见着,在心中再次摇头,便开口呵斥:“尔等还不让开?”
“诺!”闲汉们被他这一呵斥,两股瑟瑟,赶紧让开路来。
王大斧从他们身前穿行而过。
魁梧的体格,宛如巨人般,叫这些人喘不过气来。
“尔等……”王大斧忽然停下脚步,对着这几个人道:“还是该找个事情做!”
“诺!”这些人低着头应道。
“去吧!”王大斧挥手,他知道的,这些年轻人大抵和他弟弟一样,是不会听他的劝的。
想起弟弟,王大斧的心就又是一沉。
“俺弟大枪,在交州也不知如何了?”
自从去年,得知了弟弟的消息后,他已有好几个月,没有得到交州来的书信了。
他只知道,似乎弟弟纳了个交趾浑家,也有了子嗣。
“也不知道大枪什么时候,能回来与母亲团聚……”王大斧扭头看向南方。
那是他的弟弟所在的方向。
……
王大斧的家,就在这贞义坊的旁边河湾处。
国初,这里本是天武军的军营。
但在景佑年间,屯驻于此的天武军,奉旨前往沿边驻泊。
于是,曾经的军营营房,被留下来的禁军家眷,改造成了民居。
昔日的校场,被开垦成菜圃。
往昔的武库,更是变成了圈养牲畜的畜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