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个十分恰到好处的情况下,系统忽然向林抛出了一个似乎完美的恰到好处的橄榄枝,表示林可以运用解释权来处理眼前的这个麻烦。
这个时机,难道不会完美的有些过于完美了吗?
偏偏更加重要的一点是:林几乎没有任何针对系统的反制手段与措施,她是没有办法确认系统所说的事务的真实性,或者可信度的。
那么,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系统实际上给林布置了一个精心设置的局。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林做出接下来的行动——按照系统的意思动用一次解释权。
林现在没办法判断自己动用解释权对于系统来说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
但这个困扰依然深深的徘徊在林的脑海之中。就好像归家的丈夫忽然注意到一辆奇怪的鬼火停在了自己家门口——而房间门口的垃圾桶里则放着一些不妙的物品——我艹有牛!
有牛不看!溜了溜了!
或许屏幕前的故事的阅读者可以两手一甩溜之大吉,但对于故事中的丈夫而言,他只能在心中祈祷着自己接下来不会看到什么……微妙的剧情,然后一边祈祷一边回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的顾虑和这个小故事中的丈夫类似——事情真的会变坏吗?还是说只是自己想多了……又或者……
担忧和顾虑同时笼罩了他们,而问题的关键却并不锚定在他们自身的努力上。
命运被握在别人的手中了啊——
系统真的会做什么吗?
不,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系统有能力做什么——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已经和事实具体如何无关了……
只是,这种思考实在是没办法得到任何的结论,单纯地对系统的质询也没办法给林解决任何的麻烦……
而后,在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林的脑海中生出了一段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说到底,系统的数据是自己让它检查并说出来的。
是自己首先提出了需求,既然如此,那么自己就应当交予系统以信任。这就是所谓的用人不疑。
既然选择了询问系统,那么就不要在怀疑它给出的结论——否则,你最开始又为什么要询问系统以结论?
更何况,目前并没有任何的数据可以表明系统会伺机在回答了自己的问题之后尝试控制与引导自己的行动。
想到这里,林的内心中虽然依然有些许不确定,但……继续沉默下去显然已经不太礼貌了。
要知道,沉默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回答。并且它在更多的时候都是用来表示拒绝的。
“……哈。好。我知道了。”林点了点头。
但不要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些思考只是让林确认了她可以(要选择)信任系统给出的方案。
可不代表林就已经对接下来要怎么做,有一个完整的方案了。
要怎么做是一回事,具体的实施可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