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李亮立刻出去。
晚饭后,队伍继续前进,一直到了天亮之后,才在一处谷地扎营。
越是人迹罕至,吐蕃人的骑兵越难注意到。
不过李平安他们依然坚持昼伏夜出,防止被人发现。
李平安带着兵马,与寇相一起,谋划如何一口气吞掉这支吐蕃精锐。
而前线的形式也越发的紧张。
尤其是苏定海,他当初是急行军,携带的物资不多,如今已经开始漫山遍野的搜集野味了。
而维州城,吐蕃人也开始召集人马,准备强攻。
吐蕃人此次召集数万大军,为了行军速度,带的粮草也不算多。
吐蕃人与大康之间的交锋,往往都是以战养战的状态。
之前寇相与李平安的想法差不多,认为吐蕃人不敢轻易挑起战事。
可是寇相也想错了。
那就是吐蕃连年征战,虽然暂时趋于稳定,但是内部的经济已经快要崩溃了。
同时,那些被他征服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消化的,这些人日日夜夜想着如何推翻赞普的统治。
赞普认为,如果不积极地扩张,自己的统治很有可能被自己人推翻。
所以一个胆大包天的计划出现了,那就是在所有人,甚至吐蕃人都认为,不可能轻易进攻大康的情况下,突然对大康发起进攻。
至于之前的谣言也好,谋划也罢,都是烟雾弹。
给人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吐蕃人不敢轻易发动战事。
而剑南道一边儿,虽然一直处于备战状态,但是内部也不稳定,起义军频频出现,各部落也挑事儿与当地官府闹纠纷,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
所以突然间吐蕃出现,给大康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幕府当时没有办法,只能一边儿派遣苏定海拦截,一边儿开始稳定局势。
只是寇相在剑南道的根基不算深,对百姓的影响力有限,很多百姓不愿意离开家园。
这也导致了最后的杀戮。
到如今,吐蕃人已经搜集到了足够的粮食,同时也打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
同时根据索朗旺堆的调查,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大规模的援军前往维州城。
这让索朗旺堆信心倍增。
他已经开始派遣手下,在维州城下,叫嚣怒骂。
这是对骂这种事情,汉人比起吐蕃人要强很多。
本来明明是吐蕃人攻城,且在人力物力上占据上风,结果被骂得抬不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