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区人类降兵而已,也敢不听指令。”
不过它倒是忍得了,依旧很镇定的朝着舰队网络中放话。
“敌人又不会直接一个空间迁跃过来,他们还没有那个本事。”
“放心吧,那些基本就没有打过几场仗的家伙,要在人类文明手中吃大亏。”
……
远去的J还没有飞出网络覆盖范围。
飞行文明的军用网络可覆盖1万亿公里。
听着不广,其实这也是军令传播的极限。
超过了1万亿公里,命令传播过去可能就过了时效,这对于这种区域性网络来说是鸡肋。
联邦的快子通讯最快2600倍光速,飞行文明的快子通讯经过联邦研究其实还要稍微慢一点,只有2500倍光速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并不是快子传播速度慢,而是快子通讯设备解析的时间长了。
快子通讯设备传递速度本身就要计算设备本身的延迟和计算时间,而不是单指快子的速度。
如联邦初期快子通讯设备速度只有1900倍光速,之后才换代到2600倍,预估快子本身的速度可以超过1万倍光速,但那样需要将快子本身的质量增加到极大,需要消耗远超100万倍的能量,同时信息还不会太精准。
所以联邦发展了这么多年快子通讯技术,依旧将速度维持在2600倍。
这大概是比较接近快子通讯技术极限的区间。
而飞行文明的快子通讯设备为了传播更加复杂的信息,因此牺牲了一些速度,降到了2500倍,要传递更精准,那就需要再牺牲,让快子通讯设备解析信息的时间拉长。
快子通讯在超过1000光年后,所需要的能量就会逐渐攀升,传递信息所需要的时间也会增加。
这很好理解。
因为快子通讯本身就是影响其他维度的快子进行一种泛传播,就像水激起涟漪。
信息的清晰和准确性,其实就是涟漪的多少。
一道涟漪的信息肯定不如两道。
快子通讯设备现在的涟漪数每一次传播超过亿道。
快子本身数量有限。
100万个粒子从一个点朝着四周出发,越远那么空隙就越大,另外一边接收到的信息量就越少。
这就是快子通讯的弊端。
就算现在技术成熟,也只是将原本的一个圆变成了扇面。
能压缩快子通讯对于能源的损耗,也是技术进步让扇面越来越小,指向性越来越强。
不过宇宙跨度还是太远了,在纸上画出再平行的一条线,终究会在远处交汇。
因为生命永远不可能画出绝对平行的两条线,甚至可能自然本身也无法诞生出两条绝对平行的线来,毕竟宇宙也是有限的。
J飞行离开不过几个小时,偘就在网络中说话了,他自然也能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