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唯有孟阿婆拍着凳子扶手高声:“是啊!咱们这位新大人,是位好大人!”
……
起义军攻占钱州之事很快传遍了江南各州各县。
有人迅速向京城上报,有人不动声色静观其变,而在五日之后,钱州内部的情况被人传了出来。
其实所有收到情报的人在打开情报之前心中已有判断,军队入城,那城中的境况只怕是……
……
百姓安乐,更甚从前???
当看到情报中写的这么一行话时,所有人都怔了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再看了一遍那纸上的内容,又莫名觉得……
这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钱州之前那个州牧是个什么货色,离得近的一些州府之人还是有所听闻的。
可是……
大军入城难道没有大肆劫掠百姓吗?
得,看了一眼情报上写的,人家还真没有。
不仅没有劫掠百姓,起义军头领还亲自带着人,抄了钱州境内几个作恶多端的豪族的家,得到的钱粮土地一部分用来供养军队,而另一部分居然……
归还百姓。
所有看到这个情报的人在那一刹那都有些呆住了,恍恍惚惚几乎以为自己是在梦中。
归还百姓?
归还百姓???
简单无比的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这情报之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有人因这句话动容,有人因这句话叹息,亦有人对此鄙薄不屑……
但不论这些人是怎么想的,起义军攻占钱州后,钱州境内发生的事情。
不论是起义军入城不曾伤害州内百姓,还是起义军首领对待那位挡路阿婆的温和态度,亦或是杀豪族分钱粮土地与民,一桩桩一件件,都叫民间人心晃动。
渐渐地,这一支本没有任何名号的起义军队,在民间多出了一个“义军”的名声。
有人自钱州附近逃离,而也有走到一半,听闻了义军事迹,开始掉头奔赴钱州。
……
在短短半月之间,原本有损的义军人数便迅速扩充到了一万五。
对于这样的结果军师并不意外,只是冷淡地提醒唐今:“将军,如今我们有的粮草至多再撑一个月。”
钱州之前的那个州牧实在是个该死的,居然连官仓里的粮食也敢动。
她们接手钱州去看粮仓的时候人都傻了,里头干净得简直能直接跑马。
要不是唐今立刻转头抄了那些豪族的家,只怕整个军队都要哗变了。
但之前攻城之际,那些豪族已经转移走了不少财产,她们最后得到的钱粮也并不算多,若只是几千人的队伍也就罢了,现在军队人数扩充到一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