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暂时还没有开打,但彼此之间的间谍战却是相当血腥。
在那些年里,冷战催生出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间谍装置,这种机械虫就是其中之1。
它能够感应声波在光滑物体表面的震动,只要将其逆转翻译,就能还原成原始的声音。
这就是这种虫子的最初作用,最开始时它是被当作窃听器来使用的。
那时候红色帝国的间谍会想办法,将这种虫子射到北约外交官的办公室附近。
他们用这个办法,偷听到那些帝国主义走狗之间的谈话。
现在这种逆转翻译的技术已经找不到了,所以这虫子如今也只能确定声波的大致来源方向。
虽说如此,这对狙击手来说已经够了。
就凭着传导回来的声音信号,他就能大致确定房间里的人是在什么地位置。
虽然只是不开灯和拉窗帘,但这些最简单的措施却极大地影响到了狙击手。
若没有机械苍蝇的帮助,现在他手里这支12。7毫米口径的超大口径武器便毫无用武之地。
狙击手知道自己的目标在503,而不是504。
他们已经对对面的布置有了相当的了解,不会搞出弄错房间这样的乌龙。
事实上此刻503的窗户玻璃上也挂着1只苍蝇,那才是他最先发射出去的。
只是503房间的窗户玻璃已经换成了防弹的,这种玻璃几乎不反射声波,所以他的小苍蝇就没有任何收获。
也是因为如此,狙击手不得不再次动用了1只相当珍贵的机器小虫。
由于无法直猎取目标的人头,现在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狙杀保镖的头。
这次上边对503的那个老东西志在必得,而且行动已经发动,所以他只能对次要的目标下手了。
看着屏幕上的声音讯号波束,狙击手最后微调了1下枪口所指的方向。
新时代长顺种对人类防范甚严,所以任何光学瞄准器都是严格管控的物资。
就算是在军队之中,装备了光瞄镜头的狙击枪也是少之又少。
像他手中这支12。7毫米口径的超大口径狙击枪,就更是罕见了。
这把枪的初速不高,只有780米秒。
光是枪管的长度就是700mm,枪管内是8条膛线,缠距351mm,枪焦耳。
与旧时代大名鼎鼎的巴雷特相比,这样的数据并不抢眼。
事实上这把枪的所有数据都落后于巴雷特,不过这支枪的精度却要明显高于烂大街的巴雷特。
这是寻常军人根本就不可能见到的武器,但是这对他的老板来说,却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