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罗绩就这样打断,杨怀庆却没有生气。
老学究的视线下意识地落向了远方,那里虽是墙壁,但此刻却完全不能阻挡。
所以他的视线1直向前不断延伸,在这1刻他仿佛又看到了他的故乡,那片诞生了侠义文化的土地。
“汉语里的侠是指身怀武艺、讲义气,能抑强扶弱、见义勇为的人。
所以帮助1两个人的,是普通侠客。
当时如果你帮助的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那就是大侠。
罗绩,你之前问我的那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罗绩,我们都是那个民族的后裔,而我们那个民族的先贤有着非常有特色的道德标准。
他们认为如果1个人身处庙堂,就当心系天下百姓。
如果不能在政府当官,而是在江湖之上,就当远离政治纷争,不过却还要心怀天下。
无论是高居庙堂的当权者,还是江湖之远的侠义之士,又或者是籍籍无名的市井匹夫,都应当为天地、为百姓、为万事太平、为先贤圣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民族的侠客是1群以强大自身之力,去匡扶天地之间正义的英雄。
正是他们,使得浩然之气长存世间。
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就是人心所向。
在那些律法之光照不到的黑暗之处,他们就是光芒。
这样的江湖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人人都可以是这样的侠客。
至于我,我当然不是。
我只是蹉跎半生,才刚刚想明白1些微末道理的老头子。
而且我也拿不起刀枪,做不了快意恩仇之事。
我唯1能做的,就是趁着还有1些力气大声鼓呼,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困苦。”
这是罗绩第1次听到有人向他解释什么才是东方的侠客,而且用的还是如此原汁原味的东方元素。
虽然他对眼前这位虚无主义者的其他论调不敢苟同,但是罗绩还是觉得这次不虚此行。
在罗绩所认识的人中,罗绩觉得自己的老师最符合侠客这个标准了,那位已经逝去的老人就是这样1个侠客。
当黛芙妮介绍他老师以往的事迹时,蕾妮情不自禁就朗诵送了1首名为侠客行的东方古诗。
罗绩完全听不明白,但是这却不能影响他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事后他就让蕾妮帮忙,逐字逐句为他翻译,由此他也算囫囵吞枣知道了东方的侠客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蕾妮自己也知之不多,小女巫所说的也不可避免掺进了她所想象出来的某些东西。
今天他从杨怀庆这里听到更深层次的解释,这让罗绩立刻就有了如醍醐灌顶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