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江县这么好的地方?”
“一个长者说的,绝对没错。”
“伯言说的没错,咱们还年轻,咱们不能跟着大晋一起完蛋。”
“去江县!”
提起乱世,人们总要再唏嘘一句,书生无用。
可绝对不是这样的!
笔杆子里装着的,是笔墨风骨,是文心脊梁!
看看此刻的孟伯言,再看看金洲书院里年轻振奋的学子们,就该知道,这群年轻人有多么充沛的力量。
年迈的夫子们看的很恍惚。
时间倒退数十年,他们也曾这般年轻、热血过,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老了呢?
但书院里永远会有年轻的学子。
在外面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上演的事情,永远可以发生在书院里。
年轻人的信仰一文不值——
但也可以无坚不摧!
当天,金洲书院的院长谈行知,带领金州书院三百余位师生,连夜离开书院,朝着江县出发。
上千余里的路程,他们一帮老的老,小的小,竟然也不觉得害怕。
路上,还遇见了很多流民。
一问才知道,大家的目的竟然都是相同的——
都是去江县!
他们当中,有士兵,有商户,有逃离赋税的百姓流民,甚至还有富家翁、工匠,以及一些小官员!
这些人毫不例外,都风尘仆仆,形容邋遢。
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并不绝望,甚至……带着小心翼翼的希望。
这乱世有多苦,唯有身处其中的百姓们心里最清楚。
先前被迫离家、毫无目的逃离的时候,这些人也是迷茫的、崩溃的、绝望的。
直到他们听到了江县。
“我们同村的一个婶子,听以前在天祝山做过奴役的可怜人说的,江县那个地方啊,好的很呐!神仙好地方!”
“我们是从洛州过来的,听一个来这边讨生活的凉州人说的,江县的粮食亩产量有五百斤,家家户户都吃白面馒头,顿顿有肉和炒菜!”
“江县人热情的很,只要去了你肯干活儿,都会给口吃的。”
“我是当兵的,朝廷不给吃食,还贪污我们的军饷军需。家里人走散了,兄弟们也都被打死了,实在没地方去,听说江县武器好,对士兵也好,我就决定去看看。”
“别不信,江县就是这么好,跟我说这事儿的,也是个可怜苦难人,不会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