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帮她带了路。
礼汀道别时,多给了一些小费。
这段时间的努力,她终于找到了当年庇佑温澜的老僧人。
辗转寻找了很多人,才有一位清迈来康佛寺看守告诉她,老僧人来了曼谷清修。
她从水门寺一路走到这里。
终于在云石寺找到了染染脖子上那条挂坠的主人。
这里位于曼谷北部的阿育它亚路上,由大理石和琉璃瓦建成。
对方掐着念珠,惊喜地表示,他还记得温澜的名字。
他会说一点点中文,和礼汀讲起话来一点也不费力。
“她是一个好孩子,很小就开始帮我串佛珠,十三四岁,就离开寺庙,去芭提雅卖一些琥珀色的榴莲糕和虾片了。”
礼汀捐了双份的香火钱,还买了一些营养品,留给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记得温澜的人。
临走前,老僧人非要把礼汀留在寺庙里。
他和她聊了很久,还给她做了冰糖雪梨羹。
甜甜的糖水煲了很多很多。
里面放着玉竹和石斛,喝来有一种淡淡的中药香味。
僧人唤来在庙里打杂念经的孤儿,告诉他们,这是你温澜姐姐的朋友,特意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我们。
他们都特别礼貌,朝着礼汀露出笑意。
也许很久,很久以前,她也是其中的一员。
孩子们为游客们念完经,喝着唯一亲近的老僧人,甜甜的梨水。
面对远道而来的游客,露出羞怯又紧张的笑容。
礼汀的眼睛有点湿润。
她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
离开之前,她请来了很大的平安锁,写着染染的名字,在挂满红绸的桥上挂着,并承诺每年都会来一次。
“lynn,我已经找到你的亲人了,放心吧,等明年,染染的病也好了,我会带她到这里来的。”
今天外面总是有人来回梭巡。
不像是僧侣和景区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