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芸不记得她有没有参加过这个活动了。
她的视线向窗外望去。
四周的变化很大,但她很清晰地记得,自己没有精力放在其他的活动上的。
远处是学校著名的湖泊,空气中氤氲着水汽,好像泛着河雾。
老师戴着工作牌,笑眯眯地翻出来一个纸箱:“小何同学,我不知道你捐了多少本书,你收到了封回信。”
“我啊,在这里工作十年了,遇到过成千上万的出名的学生,可是从来没见到有人收到过这么多回信。”
走廊上传来一阵风声。
学校读书协会的学生也来了。
七八个年轻大学生走进来,有男有女。
走在最后一个男孩子,抱着篮球,走路翼翼生风,有种青年的明亮肆意。
就像几年前,她和小汀讲过自己暗恋隔壁班的男孩子一样。
“是何玲芸学姐吗,你特别有名,负责收回信的图书管理员换了三任了,你的信我们都有码好哦。”
“信封上都有编号,这几年来的断断续续的,最后一封是三个月前来的。”
一个长发女生离她们最近,提起这件事嘴角微微上扬。
“当时这些书里,应该都夹着信封和邮票。”
“好浪漫呀,在电子邮件泛滥的时候,这些收到书的孩子,怀着对这个大学的向往,把对你的感激,一封一封地都寄来了。”
“学姐真的是,特别善于鼓励别人的人。”
“所以那么多初中生,高中生,才会把这些信回寄给你。”
“不过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信一共是封呀。”
噙着感动的眼泪,何玲芸半蹲下身体,一点点拆开信的封口,打开一篇。
姐姐:
见字安。
收到新书啦,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启蒙类型的书。
看见你说,感动是双向的,我也是你的鼓励,所以我把这封信寄来了,希望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已经不再受抑郁的折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