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总,二十亿港币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天方集团多少资产比例?”
“我想请问,天方集团这次抄底的具体标的是什么?”
“如果市场继续下跌,天方集团是否有后续资金跟进?”
面对记者们的连珠炮般的提问,顾云溪从容应对:
“二十亿港币对天方集团来说,是一笔不小但完全可以承受的投资。我们的现金流状况非常健康,有足够的实力支撑这次行动。”
“至于具体标的,我们看好的是港股中那些基本面扎实、被严重低估的优质企业,特别是四大家族旗下的核心资产。这些公司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影响力,当前的价格明显不合理。”
“如果市场继续非理性下跌,我们不排除追加投资的可能。天方集团相信,价值终究会回归,我们愿意做价值的守护者。”
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金融圈。
华国金管局的领导看到新闻后,既欣慰又尴尬。
欣慰的是,终于有人响应了护盘的号召;尴尬的是,这个出头鸟竟然是一家民营企业,而那些国字号的机构却还在观望。
“这算什么?让天方集团给我们做表率吗?”一位金管局的副局长忍不住在内部会议上发火,“堂堂国有机构,觉悟还不如一家民企?”
“立即通知各大国资机构,天方集团都敢投二十亿,你们有什么理由不行动?再不表态,就别怪我们点名批评了。”
压力之下,各大国资机构坐不住了。
中投公司第一个表态:“经过董事会紧急会议讨论,我们决定拿出五十亿港币,支持港股市场稳定。”
社保基金紧随其后:“基于对港股长期价值的信心,我们将投入三十亿港币,精选优质标的进行投资。”
连一向谨慎的各大银行,也纷纷宣布成立专项基金,投入港股市场。
短短两天时间,各路国资机构承诺的资金就超过了二百亿港币。
看到这个消息,远在纽约的黑石集团交易员们,顿时大喜过望。
“太好了!华资机构终于上钩了!”首席交易员汤姆兴奋地向彼得汇报,“他们承诺投入超过二百亿港币护盘,这简直是送上门的韭菜啊!”
彼得还是那副尽在掌握的样子,点头道:“很好!我们的诱饵策略成功了。现在华资主力都进场了,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他立即召集交易团队开会:“各位,猎物已经进入陷阱。现在开始第二阶段行动,加大做空力度,让这些华资机构知道什么叫残酷的现实。”
“彼得先生,”有交易员提醒道,“二百亿港币不是小数目,如果他们真的全部入场,我们的压力也不小。”
彼得淡然道:“放心,钱不是万能的,关键是怎么用。他们是护盘思维,我们是狩猎思维,胜负已定。而且,我们可不是孤军作战。华尔街的机构们,都是我们的援军。”
说着,他再次吩咐道:“告诉芬克先生,鱼已经上钩了,可以收网了,请他的贝莱德集团,也一起参与收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