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虎式遇上了t3476或者t3485,虎式i型工时两万5,而t34平均为78千,1辆虎式初期型号的工时能造3到4辆t34,而且虎式还极容易损坏。
衡量1件武器的好坏,不在于他用了多少先进技术,领先别人多少,更重要的在于其可靠性和性价比。
抛开其他的不谈,实际上核弹就是性价比最高的武器。
3月2十6日,休整完成后第101师向着阿达纳省省会阿达纳市出发,这里生活着整个平原区40%的人口,也是整个阿达纳平原的核心。
前面说了,奇里乞亚地区3面环山,还都是不小的山脉,就像天府之国,控制其核心就能控制其大部分资源,除了几条固定的道路,根本无法从其他方向进军。
101师1直在警惕奥斯曼人的反扑,即便在进攻途中也是1直保持着高度警惕的状态。
毕竟这种地形区域,还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和粮食产区,没道理没有大军驻扎。
结果,沿途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直到在阿达纳地区外围,才遇到了由部分正规军和民兵组成的,基本武器都缺乏的奥斯曼军队。
…………
就在华夏人开向阿达纳的同时,鲁登道夫也准备着自己的计划。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早在上个月,德军就该发起新1轮攻势,但是俄国人的进攻打断了他。
为了准备德国的春季攻势,德军在东线的军队被撤回,只有1小部分老兵加大量新兵组成的新部队负责防御,还只有1个集团军,总人数不到十万。
俄国人发起进攻后,鲁登道夫的春季攻势实质上已经破产,为了不被俄国人偷家(柏林在偏东的地区,此时没有波兰,所以不在边境上),鲁登道夫紧急用火车调动了4个集团军去往东线。
这是鲁登道夫的2号计划,如果俄国人发动进攻,那么德国就抢先击败俄国人,然后再转头对付英国人。
很熟悉?施里芬计划。
而后鲁登道夫有遇到了另1个难题,罗马尼亚参战了,并且打的很猛,奥匈帝国没有准备,加上罗马尼亚人里应外合,1时之间节节败退。
不得已,鲁登道夫又派了两个军进入奥匈帝国,帮助他们对付罗马尼亚,春季攻势彻底破产。
将错就错,鲁登道夫开始将寻找目标完全转向俄国,准备给俄国人来个大的,再次调动了3个集团军去东线。
现在,德国西线只有2百万守军,堪称薄弱。
而鲁登道夫手里也仅剩下两个集团军约4十万人,力量十分不足。
如果英法此时能发起权利进攻开策应俄国人,德国将不得不再次抛弃自己的计划,重新回到消耗战上。
但是英国人还在召集军队,并且出于本能的,不希望俄国大出风头,准备等等。
英国人真的没有任何恶意,只是搅翔棍下意识的本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