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忘了那个‘人彘’的悲剧了吗?”
文帝一听这话,瞬间就开窍了,一拍大腿:“哎呀,袁盎你说得对啊,我这么做确实是在坑慎夫人。”
于是他立马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慎夫人一听,也如梦初醒:“原来这袁盎是在给我指路啊!”
于是她大方地赏了袁盎五十斤黄金,表示感谢。
从此以后,文帝和慎夫人就更加注重尊卑次序了,宫里也变得更加和谐了。
这可都是多亏了袁盎这个老顽童的神助攻啊!
不然的话,这宫里指不定又得闹出什么乌龙来呢!
咱们聊聊这贾谊兄弟,这哥们儿可不是盖的,学问大得很,眼光也犀利得一批。
有一天,他就跑去找文帝唠嗑,一下子就唠出了一大堆。我们来看看,内容如下:
贾谊说,文帝兄啊,《管子》那本书你读过没?
里面写得贼好,‘仓库满了,老百姓才会装的讲礼节;衣服粮食都够了,人们才会在乎面子。’
你想啊,要是百姓饿得跟鬼似的,你还想他们听你话?
别闹了,从古到今,我都没听说过这种好事儿。
就像那古人说的,‘农夫不耕地,就有人饿得嗷嗷叫;织女不织布,就有人冻得瑟瑟发抖。’
这生产东西啊,得按照时令来,要是用起来没节制,那物资肯定得告急。
古人治国,那可是操碎了心,所以国家储备才够用。
可是你看看现在,卧槽,那么多人都跑去干工商了,农耕纺织?
谁还干那玩意儿啊!
这可是个大问题啊!
再加上现在这些人都追求奢侈,跟风炫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可是个大坑啊!
这两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可就是没人去管。
这政权都快被它们玩坏了,可还是没人能出手挽救。
你说说看,这天下的财富就那么多,生产的人少得跟熊猫似的,挥霍的人却多得跟蚂蚁一样,这财富能不枯竭吗?
再说道说道这大汉朝啊,这可都快是个四十岁的“老司机”了,
但你瞅瞅他那国库,简直跟咱们街头大妈们的零钱包差不多,就那几个钢镚儿在里面晃荡!
每次那老天爷偷个懒,不按时打卡下雨,咱们的老百姓们啊,一个个就都慌得像微信群里的抢红包,生怕自己的庄稼没个好收成。
百姓们为了一口吃的,啥都得往外卖,连自家的爵位,儿女都跟淘保爆款一样挂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