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还说不知道,这语气酸死了都。”
“估计晚上在被窝里气得掐自己大腿呢。”
“还什么‘没有科幻生长土壤’,我可去你的吧!平心而论,《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元素,比你的《银河战舰》要强百倍不止!”
“西方拍的科幻才是科幻,其他地方就是不科学?这双标玩得6啊。”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些西方所谓的绅士都是装出来的,一旦自己的利益被触碰到,强盗无赖的本性就显露无疑了。”
“叶知秋:就喜欢看你不喜欢又干不过我的样子。”
“一个字:爽!决定今晚再去看一遍《流浪地球》!”
然而,网络上从来不缺“杠精”和“黑子”的存在。
有一部分群体,总是把西方视为文明与先进的代表,面对别人的无端指责,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反击,而是主动找自己的问题。
这种人,一般被叫作“反思怪”。
对于《流浪地球》的爆火,这个群体也在网上来了一波“反思”。
【只有华夏人看的科幻,达到世界级的水准了吗?】
【单一市场票房占比过高,真的是件好事吗?】
【国产科幻元年到来?《流浪地球》票房突破30亿,在这场狂欢之余,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国产科幻走向世界。】
如同幕后有推手般,关于《流浪地球》的这些“反思型”文章,突然大量出现在网络上。
这些文章每一篇都是引经据典的长篇大论,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理性分析批判味道,在网上引发了不小反响。
在评论区,不乏表示赞同的人,但更多的是看不下去无情开喷的网友。
“我呸!狗屁不通!”
“票房高时说‘华夏没有科幻生长土壤’,现在票房比不上了,又说‘只有华夏人看的科幻不叫科幻’?好一招双标。”
“作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不眼瞎都看得出来的吗?”
“这市场是不让他们进来吗?也没见国内禁播外国科幻片啊,自己打不过能赖谁?”
“我算看明白了,有些人就是跪久了,膝盖软了,屁股也是歪的。”